主讲人黄定福
|
①
②
③
④
⑤
图①它山堰
图②唐大和年间,与它山堰水利工程相配套的行春碶原址。
图③千年泥峙堰
图④澄浪堰船闸文化遗址
图⑤它山堰雄姿
它山堰
宁波最有名的水利建筑,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音拖)山堰了。
据《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该地溪南沿流是山,溪北是平地,溪北有座小山,与溪南众山相对峙,因无其他山相接,故名“它山”。古时奉化江咸潮上溯到平水潭,“田不可稼,人渴于饮”,影响农田溉灌,在唐代之前,这一带每到洪水季节便泛滥成灾,旱季则河溪干涸。唐代大和七年(833年),鄮县(即鄞县)县令王元玮上任后,第一件事情便着手整治水利设施,建造它山堰。
它山堰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上游的水被堰阻拦,流入南塘河,使鄞西七乡二十余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民食之所资,官赋之所出,家饮清泉,舟通物伙,公私所赖,为利无穷”。遇到潦涝时节,上游洪水漫过堰面而注入奉化江,过甬江入镇海口流入大海,减轻鄞西涝情。它山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既能抗旱泄洪,又能调节进入南塘河的水流量。潦则七分归江,三分入溪,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归江。南塘河的水自南门流入宁波城中,积聚于日湖月湖,作为城中居民饮涤和消防之用。因此称得上是宁波“母亲河”的源头。
它山堰虽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海桑田,但堰体至今基本完好,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抗旱泄洪功能。
它山堰上下水位落差很大,每逢大雨之后,上游山洪猛泄,洪水漫过堰面,气象万千。前人吟道“十里犹闻震地雷,海神惊惧勒潮回”,“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足见泄洪景象之壮观。
它山堰长13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其规模宏伟,建筑精密,结构完善。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
近几年来,结合它山堰整修,科技人员对堰体结构进行了科学勘探,发现石堰中部的最大高度为3.85米,堰体两端高度为2米左右,条石堰体下部为厚3.7米至6.4米的沙砾石夹黏土层,最下部即为基岩。根据水利专家分析,堰身设计有四大奇迹:
一是石堰堰底倾向上游,其倾角为5度,与堰底水平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堰体的水平抗滑稳定性一倍以上。
二是条石下面的黏土夹碎石层,用作水平防渗铺盖,可减少堰体下面沙砾石河床的渗漏,并能增加土的抗剪强度,并加速其固结度。
第三,横跨河床的堰体,平面是略带向上游鼓出的弧形,当溢流时,水流将向河床中心集中,能减少河床两岸的冲刷,而堰体的消能,采用多级护坦的方式。
第四,堰体采用变厚布置,目的是使沉陷均匀,增大河床中央堰体的刚度。
这堰身四大设计奇迹,其中前两项为全国古水利工程之首创,比国外同类技术的运用早200多年。
行春碶
它山堰建成后,王元玮考虑到大暴雨后泄洪能力不足,又在南塘河上分别建乌金碶(上水碶)、积渎碶(下水碶)、行春碶三座碶闸,以启闭蓄泄,使堰和碶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据说,王元玮选三碶位置时,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木鹅自动停下的地方就选作造碶位置。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传为美谈,并载入《鄞县通志》。
其中的行春碶在三座碶闸中最为有名。行春碶又称南石碶,简称石碶,今鄞州区石碶镇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行春碶在明洪武二十七年重修;清乾隆二十五年,知县商皓主持下又修。碶长六丈,阔四尺。在清朝时,设碶夫一名,专管碶事,工食银三两,同时再给插板银二两五钱,由鄞县财政列支。
说起这个“碶”字,它是宁波特有的地名。先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也不曾收录此字,只是近几年版本的才收录,释义为“(方)用石头砌的水闸”。宋文学家曾巩在《广德湖记》中这样说:“鄞人累石堙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谓之碶。”大意如此:鄞人叠石堵水,留个缺口,封以木板,可根据水流大小任意启闭,这种设施称之为“碶”。值得注意的是,曾巩在文章中将“碶”与“鄞人”联系起来,可见“碶”是古代鄞县人所首创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