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标书法作品
杨东标著作
人物名片
姓名:杨东标
出生:1944年
履 历
曾任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第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第八届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现任宁波市作协名誉主席,宁波书画院院长。
著有长篇传记文学《柔石二十章》,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省作协优秀作品奖;戏剧剧本《浪子奇缘》(合作)获全国优秀剧本奖;《好母亲》获全国优秀剧本金奖。并获“浙江省当代作家50杰”称号。
月湖菊花洲东侧宁波书画院的一处厢房里,墨香四溢,略微偏头就可以看到木框窗棂外的小桥流水和满目葱郁,诗情画意徜徉在夏日的阳光里。一位智者神色安详地坐在皂色的八仙椅上,点上一支烟,于烟雾缭绕中回忆他戏剧般的艺术人生。
已退休数年的他,目光炯炯,身体硬朗,行动轻捷,说话中气十足,充满活力。他就是被圈内人称为“三家村”的杨东标。虽然兼具剧作家、作家、书法家三重头衔,但他自认以编剧居长。的确,戏剧本就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如若没有深厚的艺术涵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断然写不出舞台上的人生百态的。
记者 陈也喆/文
记者 王 鹏/摄
1艺术底蕴
柔石、潘天寿的故乡宁海,一个10岁的小男孩,淘气地跑进书房,看到凹凸有致的印章,就使劲在地上磨平,再用小刀重新刻上歪歪扭扭的字。看到书柜里一本本古代线装书和名家法帖,就把它们拆开来,背面当草稿纸涂鸦。父亲进书房一看,气坏了,这些可是大爷爷遗留下来的老古董啊……
说起年少时的懵懂无知,杨东标忍俊不禁。他的大爷爷是清末秀才,留下了很多古代书籍和书法作品,给予了他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小时候,杨东标好动,喜欢探索身边的事物;也好静,能潜下心来看书,小学五年级时,《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书籍早已被翻烂了。正因如此,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列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无疑激发了他对写作的热情。
16岁那年,杨东标考入了宁海师范学校,在那里的三年时光为他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底蕴。杨东标在学校的黑板报上发表诗歌、画报头和插画,参加合唱团,在团里担任指挥和风琴手,编过小剧本,作过曲。晚上,在凉风吹拂的操场上拉二胡、吹口琴、放声歌唱。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海城中小学教音乐和美术。他以为,也许一辈子就做一个小学老师,没想到,他人生的第一个“伯乐”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原师范学校的校长张良圭。
2人生转折
1963年,张良圭时任宁海文教局局长,当时宁海越剧团舞台美术缺人手,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学生时代就出类拔萃的杨东标。
进了越剧团,杨东标每天的任务就是画舞台布景和屏风。一块布景高五米,宽十几米,他就爬到梯子上,用绑在竹竿上的油刷在上面画水粉画。这不仅是个艺术活,更是个体力活,但他却乐此不疲。三五天就画出一幅幅亦真亦幻的布景,花园、宫闱、凉亭以及各种戏曲场景都可以呈现在其中。
他还负责描绘屏风,在屏风上照着古代名家字帖临摹正楷、草书、隶体、篆体,这比描红和一般的临摹要难得多。
书法和绘画是他作为舞美设计的本职工作,但他心头最挚爱的还是戏剧与文学创作。晚上剧团演出,他就坐在侧幕旁看戏,因为挨得近,舞台上的所有奥秘都尽收眼底,哪些戏剧元素会有怎样的戏剧效果,观众会有怎样的剧场反应,他就是在那个时候一点点累积的。现在看来,杨东标的剧本被搬上舞台后总能成功上演,原因就在于他对舞台规律的熟稔和对观众心理的洞悉。
3厚积薄发
1965年,杨东标在闲暇时间写的越剧小戏《红色灯标》上演了,虽然只有半个小时的演出时长,却让剧团领导对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刮目相看。处女作受到肯定,杨东标创作热情高涨,决心好好写几个剧本。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期间,能上舞台的只有对口词、快板、小演唱、歌舞。虽然杨东标的戏剧梦搁浅了,但他写的快板词、歌词、唱词、舞台串场词,对于剧本的写作也是一种锻炼和积累。
1978年,文艺界重返春天,杨东标成了宁海平调剧团的专职编剧。他一连创作改编了《王锡彤》《劈山救母》《香罗带》等七八个传统剧目。也许很多人认为改编不是创作,其实改编是一种依托传统融合当今的再创作,“这一系列的改编,使我从优秀剧目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以后创作大戏打下了基础。”杨东标不无感慨地说。
那时候,这些戏一般都可演出几百场,没有人知道,杨东标经常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激动得热泪盈眶。
业余时间,杨东标没有放弃其他文学体裁的写作,大量的诗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在报刊上发表,反映甚佳的中篇传记文学《柔石传》就是在那个时候发表在大型期刊《清明》上的。
4名师良友
1980年,是杨东标戏剧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那年,杨东标参加了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莫干山戏剧创作年会,20余位省重点编剧就在无他人居住的别墅里进行禁闭式写作。每人一个房间,一个月后交出一个剧本,参加省戏剧节演出。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些著名剧作家,如顾锡东、钱法成、魏峨、胡小孩等。杨东标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戏剧创作的技巧,还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风雨初相识,忘年志趣投。别后当刮目,珠玉耀明州。”这是2000年魏峨写给杨东标的诗。
“犹忆莫干论戏文,风姿飒爽是杨生。剧坛倏忽廿余载,留得华章启后人。”这是2005年胡小孩写给杨东标的诗。
顾锡东则称杨东标是浙江省戏剧界文笔最好的编剧之一。
这些师友的诗信,杨东标都视若珍宝,还一一收录在《杨东标剧作选》一书中。
1984年,杨东标与著名剧作家天方合作了甬剧《浪子奇缘》,他们共同讨论提纲,初稿执笔一人一半,最后由天方统稿,合作得十分愉快。此后,他又与天方合作了《东瀛孤女》,仍旧是默契投合。《浪子奇缘》获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奖前身),这是宁波历史上剧本首次获得全国大奖。
5 悲欢离合
苏东坡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翻看杨东标的作品集不难发现,他早期的文字至纯唯美、怀古幽思,现在他的语言更加自然、平实。这与他悲欢交错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从1984年开始,杨东标就离开剧团,走上了文艺界领导的岗位。然而,他放不下戏剧,业余时间创作的多部大戏在全国和省内获奖。
1987年,杨东标被省文化厅推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这大大开拓了他的眼界。当代戏剧大师张庚、郭汉城等每周的讲课,构筑了他的戏剧理论根基。北京的戏剧演出很多,每天晚上,几乎都有好戏可看。尤其是当他看完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桑树坪纪事》后,就被剧中渲染的黄土高原的情结所感染,对其中反映的中国农村底层妇女的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回来后就创作了大型姚剧《野杨梅》。
1989年,杨东标调到宁波工作,任宁波市文联副主席。繁琐的事务、各种会议让他没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创作剧本,他转向了文学创作。尽管文学创作颇丰,但他在戏剧领域的一度沉寂,还是让很多圈内人士感到可惜。
这其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1999年,他最疼爱的大女儿在车祸中遇难,这成了他生命中最沉重的痛。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投入创作。他对女儿的深情在他之后创作的越剧《十里红妆·风雨情》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杨东标的内心深处从未遗忘过戏剧,戏剧就像一个梦一样萦绕着他,在暗夜里如潮水般涌来。
2005年,他退休了,充裕的时间,让他的剧本创作高峰再次来临。他一口气写了8个剧本。用他的话说,写戏是为了圆梦,圆一个人生之梦。
2005年,创作姚剧《王阳明》时,杨东标花了一年的时间阅读大量明史资料,又去贵州、江西实地探考当年王阳明的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作品成为了姚剧和他本人剧作的一个里程碑,不仅获奖甚多,而且在台湾演出大获成功。
另外,今年的省戏剧节,他竟然有《十里红妆·风雨情》等三部剧作被入选。同时,他还创作了文采斐然的《宁波赋》,在十余家报刊上发表,成为了人们喜爱吟诵的诗赋作品。
今年8月底,杨东标最新创作的姚剧《严子陵》由余姚艺术剧院首排。那些都是他用自己的戏剧梦编织的绚烂人生。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