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老中青三代“一院人” 诠释百年一院发展历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0月30日 07:00   【 】 【打印
0

  900多年前,27岁的王安石在县学街创办了当时的甬城最高学府———县学孔庙。大批当地儒生在庙里读史论今,奠定了这里深厚的儒家文化基调。此后数百年间,县学屡毁屡建,惟有书香不断。

  然而让王安石没有想到的是,民国二年,当年的县学孔庙旁迎来了一座鄞县县立医院,大批留学归来的新青年来到这里,立志以医学报效祖国。

  鄞县县立医院就是宁波市第一医院的前身,它与当年的华美医院(今宁波市第二医院)一个“主内”(内科为主)、一个“主外”(外科为主),共同勾勒了百年前宁波医学事业的雏形。

  从县学育人到治病救人,千年积淀下来的气质却不会变:博闻强记,淡定从容,内心热忱,做事严谨,这是在采访中每一位医生身上都流露出的儒者气质。

  78岁的尢大朴,就是这样一位老“一院人”。

  1958年,虽然历经动荡岁月,但发展了几十年的一院内科声望在外,在省内也是举足轻重。这一年,年轻医生尢大朴从浙江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此地,一入院就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增设普外科,并发展壮大。

  外科整体水平突飞猛进

  时隔半个世纪,刚入院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当时的第一医院只有四幢两层高的楼房,分别作为行政楼、门诊部、内科病房和儿科病房使用,医院西侧的孔庙则作为开会的大礼堂、食堂和职工宿舍,条件非常艰苦。因为没有多余病房,外科收的病人只能安插在内科病房的空床上。”尢大朴说。

  也正是这段“内”“外”混住的艰苦岁月,让尢大朴等外科医生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也从老一辈内科专家身上汲取了很多宝贵的养分:“专业不同,很难说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具体的经验知识,但他们对待病情的严谨,对待病人的细心,对后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几十年不变的对医学理想的热忱,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年踌躇满志的帅小伙也进入古稀之年,他亲手建立的第一医院普外科已和内科齐头并进,目前拥有肝胆胰、胃肠、疝、肛肠、甲状腺、乳腺等多个专业病房,是宁波外科亚学科细分最齐全的普外科。他培养的一批中青年医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细分专科的灵魂人物,有些已是市里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更让尢大朴高兴的不光是普外科的发展壮大,医院里的其他外科系科室也迅速发展成为宁波市的品牌学科。整个外科系目前有床位505张,外科医生112人。外科整体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尤其是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和高风险的神经外科,“这个学科宁波一直很薄弱,病人碰到疑难杂症只能去上海、北京等地求医,如今一院已经是上海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分中心,宁波病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国内最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疗技术。”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