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道是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带来的“减法”。全面应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不但代替了从前“天书处方”的繁琐难辨,也让医院对医疗质量的监管更加可控;智能手机“移动医院”平台让病人在家动动手指就能收取报告;一条小小的病人腕带可以扫描他在医院所有的就诊记录……让病人就医更方便,让院内监管更直接。
实现医疗资源对接共享
陈晓敏还谈到了“医防整合”这个概念,医院的任务不但是治病救人,更要用自己的资源服务社会。
医院除了与所在辖区海曙区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外,还与其他县市区的10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实现医疗卫生专家资源的对接共享;在宁波市4个慢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中,一院就占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口腔疾病3个;今年7月医院又全面托管宁波市第九医院,并挂牌“宁波市第一医院江北医院”;每年200多场的健康教育讲座传递着正确的防病治病知识。
即使工作再忙,陈晓敏也会每天查看和处理病人的反馈记录,并时不时抽空到医院病员服务中心处设置的“院长代表接待处”看看,这是第一医院为医患沟通设置的“绿色通道”———医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病患的需求和意见,病患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医院的反馈和改进。
34岁的徐磊
书写新百年日记的年轻人
医院经常举办业务活动
2006年,徐磊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第一医院消化科,那一年刚好27岁。
很快,他就发现,这家百年医院并非他想像中那样严肃刻板。例如,至今活跃在一线的尢大朴老先生年轻时是位“灌篮高手”,年纪大了就练习强度小点的气排球;另一位外科元老李慕恒更是“能文能武”,弹一手好钢琴,“亲手做西装”的段子至今还在医院流传;名老中医王明如就更不用说了,同宗溯源的中医风骨和儒家精神在王老身上也合二为一,他的那首《诊室铭》让徐磊很是佩服;当年在学校里就如雷贯耳的消化科名医严清和原来是位胖胖的上海籍老太太,她对科室里的年轻人非常和蔼……
年轻医生的生活更加有趣,医院常常会举办一些既充满趣味又能提高业务水平的活动。例如经常举办的住院医师读书报告会、定期举办的中青年论坛等等。“小伙伴们的选题充满了奇思妙想,比如‘塑造靓丽容貌的艺术’讲的是成人综合性正畸治疗,‘疯狂的石头’讲的是小小的内耳结石。”
还有一项针对年轻人的活动相对严肃些———就是每年一次的院级基金申请。刚入院的年轻医生充满医学理想,但缺乏临床经验又很难申请到科研基金,第一医院就设置了院级基金,鼓励年轻人进行学术研究。院级基金从5000元到1万元不等,虽然金额不大,但对初出茅庐者来说如同雪中送炭。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