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昨日,记者从宁大附院、市李惠利医院等几家大医院获悉,由于天气转冷,加上连续多日的灰霾天,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很多。医护人员表示,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接下来,这一类患者还会增加。
起病非常隐蔽很容易被忽视
在慈溪新浦镇义诊中,70岁的柴老伯就是一名新发现的慢阻肺患者。老人一天两包烟,已经抽了几十年。近两年来,他起床穿衣服时觉得呼吸困难,嘴唇都是紫的,走几步就得停下来歇一歇,爬楼梯就更别提了。
初步诊断,老人已是慢阻肺晚期,肺功能只剩下37%。住院后,也没有什么起色,因为他连药都吸不进去了。
据宁大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邓在春介绍,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吸入香烟和其他有害气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特点。在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死亡率达到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
慢阻肺不是不治之症,却有“沉默杀手”之称。因为,它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起病非常隐蔽,30%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往往已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加上慢阻肺的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人们往往将气急气短理解为上了年纪的表现,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慢阻肺的漏诊。
此外,确诊慢阻肺需要肺功能检查仪,而目前,我市多数基层医院都没有配备这个仪器,肺功能检查也没有被纳入常规体检,这也是慢阻肺漏诊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悉,宁大附院呼吸科的专家们经常到社区开展慢阻肺的宣教和义诊。在洪塘和新浦的两次义诊中,一共发现18名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由于发现得晚,18名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的损害。
邓医生说,慢阻肺病分四级,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像柴老伯这样已经是最严重的晚期,治疗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很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5年生存率是很低的。
四类高危人群要常问自己五个问题
慢阻肺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种:长期抽烟的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的人;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可以明确的是,吸烟是慢阻肺的最主要病因,超过20%的吸烟者会发展成为慢阻肺患者,而长期吸“二手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将增加48%。
邓医生建议,高危人群要常问自己“5个问题”:是否经常每天咳嗽数次?是否经常咳痰?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是否已经超过40岁?现在是否吸烟,或曾经吸烟?如果回答有3个或3个以上为“是”,就要去医院做一次肺功能检查了。
慢阻肺治疗起来不难,首先是戒烟,其次是坚持用药,严重时要加入家庭氧疗,可以有效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再次是预防感冒,感冒会诱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因此,医生们往往建议,慢阻肺患者在流感季节要打流感和肺炎疫苗。最后是多做呼吸操,以加强肺功能,具体方式可以向医生请教。
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庞赟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