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技术“两手抓”
高端科技人才是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中青年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深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3315”计划,重点引进携带技术、项目或资金在宁波创立公司的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在海洋高技术领域有长期研发和管理工作经验的高端研发人才。三年内,我市将完成企业创新团队技术骨干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3000名。
此外,我市还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向携带高新技术项目的创新人才、团队,或参与宁波涉海企业和科研院所(校)重要科技项目攻关的专家学者等,提供经费、土地、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其落户、居留、子女就学、医疗保障、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给予照顾。探索税收体制、职称评审、创业创新载体、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人才管理制度改革。
只有抓住关键核心技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有效提升海洋高技术产业的话语权。下一步,我市将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等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大功率双燃料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一批基础前沿技术的研究。
海洋科技研发的目的,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我市将重点推广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提取技术、低附加值海产品的现代酶工程技术、现代养殖装备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新闻内存
产业集群多点开花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集聚情况,我市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以大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形成“两基地、两专业园、多点”网络化空间布局框架。
两基地,即象山和奉化两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其中,奉化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海洋渔业、造船装备、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生态型、清洁型临港产业,近期重点抓好红胜海塘区块开发,阳光海湾项目,浙江船厂二、三期项目等。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80亿元。象山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将加快建设对台水产品综合贸易示范基地和现代渔业精养示范基地。着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快推进水产苗种良种工程。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两专业园,即象山临港重装备和宁海蛇蟠涂现代渔业两大专业园。其中,象山临港重装备产业园将打造浙江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宁波海洋装备工业聚集区和象山工业发展主平台。宁海蛇蟠涂现代渔业专业园将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现代渔业综合园区,浙江省三门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现代渔业综合示范区,三年内实现产值约20亿元。
多点开花。对于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等产业,我市各县(市)区将根据自身区域特色,有所侧重地发展一批海洋高技术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集聚点或区块,条件成熟时逐步向海洋高技术专业园或基地转变。(施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