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2岁的宁波建盛劳务有限公司钢筋工郑永卫,站在江东区表彰首批“岗位操作能手”的舞台上笑容满面。和其他56名操作能手一样,郑永卫将能享受到所在企业每月给予的月工资20%的奖励津贴。企业给予操作能手这样的奖励,在宁波还是首次。今后,江东每年将进行一次认证复评,形成激励机制。
只要多用心,肯定能做出名堂来
“我17岁时来宁波打工,就是你现在在宁波工地上看到的最不起眼的打工仔。”郑永卫说,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钢筋工。“每天背背钢筋。谁都可以喊我干杂事,就是小工。那时就想着,一定要学点本领,做出点名堂来。就想办法多看点别人怎么做。私下里多练。别人下工了,就找残钢筋来练。”4个月后,选班组长,比技术,17岁的郑永卫被选上了,甚至管着年龄比他大几十岁的人。
“同样是一份工,有些人,一辈子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用心了,总会上去。”郑永卫说,“钢筋工的活是粗活。再不起眼的粗活,只要你用心思,就会发现门道。”随后,郑永卫演示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他从一堆不同规格的钢筋中,随便选了几种。郑永卫闭着眼睛用手摸了摸,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马上分出4种钢筋的规格:“22毫米、25毫米、16毫米、18毫米”,全部正确。
20多年来,郑永卫从这个城市里最不起眼的打工者做起,在宁波安了家,有了不菲的收入。“我经常和身边的年轻人说,一份工作,不管喜欢不喜欢,只要做下去,总能有收获!只要你肯多练、多用心,肯定能做出名堂来。”
企业乐意出钱为他们加薪
57名获奖者站在台上,坐在台下各公司的领导笑得和他们一样甜。江东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首批“岗位操作能手”回到企业里,都能享受到每月月工资20%的额外奖励,而这些钱,都是由企业出的。
徐普南是宁波英特赛电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的总裁。他说,不少企业在前几年都遭遇了“用工荒”,也经常看到其他企业每年为了招员工、培训员工而头疼。“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员工,我很愿意想方设法留住优秀员工。”
“我们在酝酿这个评比的时候,在企业里摸底调研,就了解到不少企业有这个意思,愿意出奖金来表彰一线工人里的领军人物。后来在制定细则时,这些获奖者所在的企业很容易就达成了共识,这是叫我们非常欣喜的一点。”江东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以前评定荣誉,大多是停留在红本本证书,对职工难有物质体现,这次获奖者可获“加薪”,正是企业认可了他们在生产中的价值,并且希望通过提高一线先进工人的地位和待遇,在企业内进一步树立重视人才、尊重一线工人的理念。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王亚莉 赵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