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召开大会,发出“治水强基”总动员令。近日,市委、市政府也印发“治水强基”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切实增强水利设施对发展与民生的保障功能,真正把“水患”转化为“水利”。
“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怎样?要达到怎样的治水效果?如何分步保障实施?带着市民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水利局局长张拓原。
水患不除寝食难安
问: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砸锅卖铁”的决心,强有力的保障推动“治水强基”重大行动,尤其是前三年要落实220亿元的水利设施投资,这个重大决策和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基于怎么样的一个背景?
答: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宁波是洪涝台旱灾害多发频发地区。10月份,宁波在“菲特”台风的侵袭下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水患,不仅严重影响了城乡百姓正常的生活工作,也严重困扰了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教训极为深刻。包括去年的“海葵”台风和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当前我市的防洪治涝等各项基础设施还存在薄弱环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极端性、灾害性气候问题越来越突出,宁波地处浙东沿海,遭遇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在加深,致灾风险在加大。这次突袭而来的台风,直接造成和卷走了宁波33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它以“真的伤痛”告诉我们,实施“治水强基”工程,兴水利、除水患,是一项十分紧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水患不除寝食难安”。这次台风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历届党委政府重视和兴修重大水利设施,损失将更为惨重。近年来,我市水利投入和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比,水利投入强度还不够,水利基础还比较脆弱,水利保障水平仍然偏低。这次市委、市政府作出“治水强基”重大决策,强力推进以治洪水、排涝水为重点的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表明了决策层和各部门“背水一战”的勇气、“砸锅卖铁”的决心和共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