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一名社区志愿者的半天 教练+清洁工+外卖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2月05日 08:54   【 】 【打印
0

教练+清洁工+外卖员

谢雅娟把老人的午餐一样样摆放在桌上。

每年的12月5日,是联合国法定的“国际志愿者日”,亦称“国际义工日”。昨天,海曙区西门街道举办了他们的第6届居家养老星级志愿者表彰大会,12名连续服务超过10年、累计服务时间达到1200个小时以上的志愿者被晋升为三星级(最高)志愿者。更有意思的是,为树立标杆,在700多人志愿者团队中,他们还首次在35名三星志愿者中评出了3名年度公益兰花奖个人。

64岁的谢雅娟阿姨就是其中一位。“三星”志愿者之中的佼佼者,究竟是如何服务社区的?12月3日,记者跟随谢雅娟的脚步,走进了新芝社区,实录下谢雅娟一天中的三个志愿者角色。

早晨8点 公园里的太极“教练”

浓密的树林,跳跃的朝晖,和着路旁的自行车铃声,这是早晨七八点钟海曙公园的景象。谢雅娟对这幅画面再熟悉不过,几乎每天早上,她在这里会待上近3个小时。

凌晨4点半起床,6点出门,一直到9点结束,谢雅娟的第一站是海曙公园。只要天气过得去,这里会有二十多人的健身队伍等待着她来授课。两个多小时的“节目”,有健身操、气功、太极拳,花样不少。

“我的特长就是文体健身,自己本来就喜欢耍耍练练。看见那么多人从不会到会,这些付出还是很值得的。”3年前,谢雅娟考取了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让她的教练“名头”在社区里声名远播,不少“学员”慕名而来。去年,新芝社区搞大型的广播操比赛,她一个人辅导了8个小组100多人,彻底让其他社区的“教头”膜拜了。

“谢老师,你来了!”穿着精神的运动服,谢雅娟一路迎接了不少学员的问候,她笑着点头一一回应。“都是太极拳的学员,跟着我练了好久。”最长的有多久?“有从咸塘街拆迁时就跟着练的,现在搬到新芝社区,还天天在一起。”

9点30分 爱心洗衣房的“清洁工”

9点一刻,结束健身后回家早饭的谢雅娟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电话,有两户老人看日头正好,需要洗晒被褥,请她上门去取。丢下碗筷,谢雅娟掏出本子记下地址,就出门了。

第一户在谢雅娟住的小区内,穿过几个楼道,很快就到。81岁的章维新推开家门迎接她的到来,短暂的寒暄过后,谢雅娟走进卧室,帮老人把被套、床单都拆了下来。看外面太阳正红火,她抱起棉絮,送到阳台外面摊开晾晒。“还是女儿好,贴心。”章维新站在一旁,不住地重复这句话。显然81岁的章维新老人把谢雅娟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第二户在新芝路23弄,需要步行5分钟。谢雅娟到的时候,88岁的胡作生正在门外水泥地上补着凹坑。老人有些耳背,谢雅娟蹲下身子,大声地在他耳边说:“我是社区的,帮你把被套拿去洗了,下午再送回来哦!”老人点了点头,领着进屋把已经整理好的被套拿了出来。

回到社区居民互助中心的爱心洗涤房,已经9点30分了。谢雅娟细心地把被套再检查了一遍,看看哪里比较脏需要特殊清洗。“基本上,清洗完一套需要2个小时,现在天气好,下午就可以晒干了。如果冬天冷了,我们还有烘干机。”

10点30分 老人午餐的“外卖员”

上午10点左右,西门街道老年食堂供应各社区的预订午餐陆续送到。“今天我们社区义工有6户人家预订了,我要负责其中的2家。”谢雅娟提着保温袋,又出发了。

80岁的陈敏住在西湾路1号,谢雅娟把保温袋里的饭盅取出,一样一样摆在老人的桌上。“红烧排骨、萝卜、米饭,还有汤……今天排骨烧得味道很正哦!”陈敏不住点头,“嗯,不错,不错。6块5角钱,现在外面哪能吃到这样好。”

陈敏的楼上,是今天的第二户订餐者顾帆菊。敲了好久的门,才有人来应。“今天人不舒服,你们把饭放到厨房吧,我自己会吃的。”见对方一脸病态,还用手按住肚皮,谢雅娟关切地问道:“医院去过了没,家里药有吗?要不要我去帮你买点什么回来。”顾帆菊连连摆手,“吃过药了,躺会儿就好。”谢雅娟熟门熟路地走到厨房,把饭盅放下,还取来干毛巾包了一圈。

走到楼下,时针指向11点,谢雅娟也要回家做饭了。这样的日子在她不过是一日一日的重复,自48岁退休,她竟已重复了10多年。谢雅娟不从社区拿一分钱报酬,几乎把她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社区服务之中。“日子充实着呢!我们现在身体还健康,能为他们服务也是一种幸福,我觉得用这种方式生活踏实。”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毛一波 欧阳媛斐 文/摄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