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余姚 正文

余姚警官雷霆出击摧毁一张大毒网 69名吸贩毒人员无一漏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2月25日 09:44   【 】 【打印
0

  “阿强”团伙,成员包括贩毒、吸毒人员共18名,该团伙的核心人物便是绰号“阿强”的重庆人,真名师某,今年27岁,无业游民,在我市混迹多年,在其整个团伙中,“阿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团伙成员大多向其购买毒品,而“阿强”极为狡猾,从来不会一次性大量贩卖毒品,而是以“零包”形式,分散贩卖毒品,且很少在同一天多次卖货。因为自己也吸毒,“阿强”每次从慈溪上家处少量购得毒品,奉行积少成多的原则,一小部分用于自吸,其他的就向下线买家不断供货,其下线买家以我市本地人为主,主要集中于我市马渚镇一带。该团伙其他主要人员为余姚人沈某与金某等。

  针对“龙妈咪”团伙的调查是从这个曾经风姿绰约的公关小姐着手的,29岁的“龙妈咪”本姓严,但如今很少有人这样称呼她。因为从事过公关工作,“龙妈咪”这名湘妹子的社交面十分广泛,该团伙涉及的成员也最多,达到28名,主要以慈溪籍人员为主,从事各种行业的皆有,“龙妈咪”在这个团伙中所扮演的正是拉网结伙的角色。通过调查发现,“龙妈咪”并非毒源,却因为毒瘾大、交际广而闻名,通过“龙妈咪”的网络,其上家慈溪籍男子徐某和我市籍男子王某都顺利地将毒品贩卖给了多名团伙成员。因为长期大量吸食毒品,“龙妈咪”已经从一名美丽姑娘演变成了面无血色、形如枯槁的“巫婆”。这也让调查民警再次震撼于致命毒品的危害。

  “叶子”团伙的成员大多由贵州人组成,人称“贵州帮”。他们控制了我市和慈溪部分贵州籍吸毒人员的毒品供应,很少向本地人出售毒品,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毒品圈子。23名团伙成员,主要以贩卖、吸食海洛因为主。主犯“叶子”与团伙另一名成员宋某合作,通过向贵州老家的熊某姨侄二人购买毒品,然后将毒品逐级下卖给团伙成员。由于圈子范围不大,加上警觉性较高,“叶子”等人每次的交易量也十分有限,以散货“零包”为主。正因为自付散货手段“高明”,警方无法掌握其罪证,“叶子”等人的贩毒行为显得尤为嚣张,并没有因为警方曾经打击其团伙成员而收手,而更让专案组感到意外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这个团伙,就在12月6日统一抓捕行动前一天,“叶子”周某因为向他人“零包”贩卖毒品被阳明派出所抓获,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侦查员们心中一紧,深怕惊动了这个团伙的其他成员。

  面对意想不到的巨大毒网,苦心经营多日的专案组民警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

  加倍艰辛 只为查实落脚点

  11月底,风暴至此,三个团伙的基本结构已经成型,但并不意味着战果已然在手,相反,专案组每一名侦查员进入更加艰辛的查证落脚点阶段。因为毒品案件讲究人赃并获,这种特殊性要求侦查和抓捕工作精确无误,分毫不差,一旦稍有偏差,很有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侦查员们必须摸清每一名团伙成员的落脚点和生活轨迹,以制定出最为可行、高效的抓捕方案。一个简单的词语“摸清”——内涵丰富,苦辣自知。

  吸毒人员如同恶魔附身,不仅体弱多病,精神怪异,而且很多人居无定所,昼夜颠倒,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的确劳心费力。多数时候,民警手上拿着某一名对象的居住信息,却见不到人影。往往是对方为了吸毒,四处“搭伙”毒友住处;也有狡猾的对象故意使用多个落脚点,以掩人耳目;还有更多的“游魂”根本没有固定处所,长期“漂泊”在外,或者说是东躲西藏。查找工作推进得异常艰难。不过,为了能够最终一击必胜,侦查员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禁毒大队二中队副指导员夏叶负责对慈溪地区嫌犯的落脚点排摸,首先遇上的难题就是人生地不熟。城区情况相对还好,可到了一些村里,真是没了辙,出于保密需要,他们无法借助外援,行动一般在夜里进行,黑灯瞎火,拿着地图都找不到路。夏叶回忆,为了查找一个姓孙的对象,他和另一名侦查员在夜里整整摸了3个多小时,因为路不熟,两人一开始就准备了一张细致到村级的最新地图,可真到了实地,还是遇到了麻烦,明明老远就看到了排摸对象所在的民宅,可一到附近,却如同走入了迷宫,到处都是死路,怎么也无法靠近,甚至开玩笑说一度怀疑见到的是“海市蜃楼”。漆黑的夜晚,他们连手电筒都不敢开,就怕惊动对方。于是,他们不停地做着“折返跑”,此路不通,掉头再找,在村子里兜兜转转,几次滑进路边田头,弄得满身泥土,最终才将目标位置锁定。

  更有一次,还上演了惊险一幕。凌晨2时多,夏叶等人在慈溪某村,隐蔽在熄火熄灯的车内,守在女毒贩的落脚点附近。结果,没等到毒贩的具体落脚点,却等到了“不速之客”,一辆车从他们身后开来,刺眼的灯光直照进他们的车内,紧接着又停到了他们车旁,有人不停地向车内张望。这一幕出现在离毒贩如此之近的地方,夏叶感觉情况不妙,对方很有可能与毒贩有关,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很有可能会暴露。夏叶马上发动车子离开,可没想到身后的车子一直尾随,他们只好将计就计,让车子停停走走,给对方制造出是恰巧停在女毒贩落脚点附近的假象,直到对方离开后,大家才长吁一口气。可是带来的问题便是当晚的行动被迫取消,过了几天才将这名女毒贩落脚点锁定。

  禁毒大队民警刘锋负责查实余姚各乡镇的嫌犯落脚点。他说,乡镇道路本就难走,加上毒贩喜欢隐藏在偏僻地区,道路更是有些崎岖,查实落脚点的工作特别费时。一次,他为了查实马渚镇一名吸毒人员的落脚点,花了整整4个多小时才完成。更有一次,在低塘街道查证一名贩毒人员落脚点时,糟糕的道路耽误了他们不少时间,当时很多地方汽车都无法到达,因为破案心切,刘锋冒险把车开到了小巷子之中,结果进退两难,甚至因此报废了两个汽车轮胎,影响了整晚的工作进度。因为工作量大,刘锋每晚都是战斗到天明;因为常常深夜潜行,他还数次差点受伤。

  那一周,无论是夏叶、刘锋还是其他侦查员,都成了“夜游神”,晚上10时出门,第二天早上才回单位,最久的一次,刘锋曾经排摸到第二天中午12时。

  艰辛的一周过后,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多数团伙成员的落脚点都已经被警方掌握,接下去就是选择时机进行抓捕。考虑到已临近年末,为防止部分嫌疑人离开,经过研究分析,专案组决定收网,并将时间锁定在12月8日凌晨,届时将集余姚公安全力,开启这场“风暴”。

  等到破晓时分 全面出击

  专案组马不停蹄,绘制了多张抓捕地图,并按部就班安排人员,制定各抓捕小组的行动方案。万事俱备之时,一段小插曲让他们虚惊一场。“叶子”的意外被捕,让打算第二天召集各路战友的专案组心急如焚。他们需要根据突然变化的局面进行调整,还是沉住气按原计划行事?专案组商量起了对策,经过连夜对“叶子”团伙成员落脚点的再次确认,大家发现,“叶子”的落网似乎还没有在团伙中产生连锁反应,所有人都还在警方的布控之下。

  专案组最终决定,一方面严格封锁“叶子”落网的消息,一方面继续按既定方案行动……

  12月8日凌晨零时,会议结束后,100多位民警和300多名协警队员各自领命,带着一份压力与责任奔赴各自的战场。

  三七市派出所所长姚永尧和副所长毛晟会议结束后就往所里赶,他们的抓捕对象就在三七市镇祝家渡村,其中王某为团伙主犯成员之一,为“龙妈咪”提供一路货源,他的毒品经由“龙妈咪”之手在余姚三七市、慈溪多地大肆销售。为了晚上的行动,所里的民警和协警都还在原地待命,等待出击。

  路上,所长姚永尧得知一个惊人的情况,王某对于他的情况十分清楚,甚至连他刚买的新车车牌号都已记录下来。看来,毒贩也在时刻关注警方的一举一动,由此可见,大家当晚所面对的对手是何等的狡猾难缠。

  12月8日凌晨3时半,距离原定的统一抓捕时间已过去半小时,姚永尧和同事已经在目标住所外苦等了3个小时,黑夜低温加寒风,让大家很“受伤”,可还得强打精神,两名年长一些的协警负责守着住所一边的围墙,因为实在太冷,刚想分支烟,可考虑再三,还是没敢点上,继续苦苦守着。

  姚永尧的手机这时来了一条短信,“继续等待。”这是行动指挥部传给每组人员的信息,15分钟一次,只有当信息变为“全面出击”四个字时,风暴才到高潮。

  行动时间一再延迟,是因为很多团伙成员直到此时依然还没有进入警方事先锁定的落脚点,瘾君子们的疯狂夜生活可见一斑。

  对王某的抓捕也困难重重,虽然其已经到家,但却一直没有入睡。王某住的是自建别墅,围墙较高,一旦潜入时惊动了他,很有可能会销毁证据。姚永尧为此还从所里搬来了一把消防梯备着,用于翻墙。

  此时,余姚、慈溪的许多地方,还有远方的贵州纳雍县,我市公安局民警、协警都在寒风中毅然坚守。凌晨3时45分,“继续等待”;凌晨4时,“继续等待”;凌晨4时15分,“继续等待”;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指令,敲打着参战民警的心鼓,此刻他们能做的就是默默守候,谁也不能离开,谁也不能出击,铁的纪律在此时被这些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终于,凌晨4时半,“全面出击”的指令到来,憋了将近整晚的抓捕组迅速出击,一时间遍地开花,捷报频传。

  三七市,姚永尧第一个跨上梯子翻过围墙,打开大门,十几个人快速冲入了院子,屋子门上了锁,一楼有防盗窗。“梯子”,姚永尧抬头看了看二楼,决定爬上去,可到了二楼发现窗也全部上了锁,没辙了,他拉了一把枪栓,子弹上膛,拿起木棍,狠狠三下,破窗而入,紧随其后又冲进一名队员。

  屋内迟迟不见声响,屋外的队员心急如焚,因为屋里还亮着灯,王某也许还没睡下,情况不得而知,一分钟,只听得屋内起了声响,再一分钟,门开了,大伙立马冲入,开灯,抓人,搜索,很快就控制了王某,还抓获了两名吸毒人员,这时大家才发现,这些“幽灵”刚吸食完毒品,毫无睡意,正陷入癫狂。很快,民警搜出了毒品和贩毒、吸毒工具。

  

稿源: 余姚新闻网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