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行书现身鉴宝现场
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
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
杂项鉴定专家陈建明
2014年元旦一大早,宁波古玩城二楼展览厅里已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书画紫砂、翡翠玉器、红木、奇石、西洋古董、瓷杂文玩、象牙雕刻、青铜器、木雕、佛像、钱币等等,林林总总数百件宝贝荟萃一室。
9点,三位来自央视《寻宝》栏目的鉴宝专家丘小君、单国强、陈建明准时出现。陆俨少行书、寿山田黄等一批宝贝让专家们眼前一亮。不过,也发现了不少仿品和假古董。专家们现身说法,面授收藏经。
记者 黄银凤 林旻 文/摄
陶瓷鉴定队伍最长,但“打眼”货不少
丘小君是著名陶瓷评鉴专家,师从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
整个上午,排在丘小君面前的队伍最长,也不时出现让专家哭笑不得的“宝贝”。比如一个底部写有“大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同时烙上了“上海市博物馆”鉴定的“一级”记号。“这个单位不可能做这样的鉴定,也不可能把鉴定结果直接印在瓷器上。”丘小君耐心地向持宝人解释。丘老师告诉记者,像这位持宝人“打眼”收来的假瓷古董还真不少。
接近中午的时候,丘老师示意工作人员有新发现。“这是一件标准的元青花凤穿牡丹,釉子非常肥厚柔和。看着瓶身的绘画,你能想象到当年画工作画时那种飞速流畅的画面,只有元代才能达到这种水准。”丘老师将瓶身倒过来,向现场藏友展示底部,“底部用的土就是当时官用的最好的麻仓土,平整干燥。釉面有氧化出土的痕迹,洗也洗不掉。”根据瓷器内部轻微的凹凸不平的纹理,丘老师推断这个瓷瓶为纯手工打造,而那个年代的瓷器内部,通常会采用注浆等制作方式。
陆俨少行书真迹现身,估价100万元
相比较于丘老师那边的热闹,单国强老师主持的书画鉴赏这边显得有点冷清。
第一个上前来的持宝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提着家里的抽屉就直奔古玩城而来,红木色的抽屉看上去倒显得有些年头。她从抽屉里面拿出一摞字帖,一本一本在展台上摊开。“只是一般家里的老东西,普通拓本,价值不大。”单老师给出了鉴定结果。这位藏友还不罢休,又抱上一只纸箱,一打开旧布包,顿时尘土飞扬,又是一沓字帖。单老师鉴定后认为:“年份不高,无名头普品。”
一对中年夫妻带了几幅精心装裱的书画,单国强仔细看了藏品,“都是真的,但年代都比较浅,作者也不出名。价值不高。”夫妻俩也不介意,听专家分析完,收好字画欣然而去,“是真的就行,我们买来的价格本来就不高,就是图个欢喜。”
一位排号靠后的老伯有点着急,他的三幅书画早早摆在展台上,没想到其中一张作品却大有来头。
单国强细细看了很久,比对了手边的工具书,确认是陆俨少的真迹。“这幅写有唐诗的行书书法作品,尺寸大约6平方尺。陆俨少是海派十大名家之一,保守估计他的这件作品价值在100万元左右。”听完专家点评,该藏友难掩激动之情。
寿山田黄挺亮眼,瑕不掩瑜估价60万
现场一堆杂件中一块寿山石引起了陈建明老师的特别关注。陈老师带点激动的语气说:“我在拍卖会上上手过的田黄拍品不下千件,但其中大部分是昌化田黄。这块可是寿山田黄石,假不了!”
“田黄石被称为疯狂的石头,涨势惊人,大受玩石一族的追捧。只要是品相好、底冻匀滑的寿山田黄石,每克市场价高达上万元。”陈建明告诉记者,“这块田黄料石料很不错,美中不足是颜色不够透亮,颜色偏黄,看上去像熟栗色,有点肉晶晶的质感;另外石头上还有点隔裂,估价市场价每克在五六千元。”照他推算,这件重量达126克的田黄石价值在60万元左右。
一位年纪较大的藏友拿来两枚银币,上面刻有“光绪银币”字样,被陈建明当即判定为仿品。该藏友不服气,“这是我1991年买的,两枚银币当时花了100元。我对照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银元图集》仔细研究过,书中两枚银币跟我收藏的类似,书上单枚收藏参考价在十多万元呢。”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陈建明分析,“若是光绪年间的大开门真品,单枚价格20年前就要好几千元。若是大清造币厂样币,价值更加惊人,一枚光绪样币(银币金样,打样呈给皇帝看的)拍价高达2000多万元。”
而鉴宝现场的一面号称高古青铜镜,被陈建明鉴定为开门假。据透露最近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就拍出过一件类似青铜镜(真品),成交价高达500万元。
本以为杂项以小件藏品为主,没想到陈建明桌位前“大家伙”来了不少,纸板箱、行李袋、编织袋,有些干脆用废旧报纸一裹一大摞就来了。“虽说是杂项,但民间收藏切忌撒胡椒面。现场有些藏友什么都收,这并不可取,还是要花精力和时间在某个专项类别上,成为某一门类的专家,这样才能体验到收藏的快乐。”陈建明趁鉴宝空隙不忘向持宝人传授收藏经。
老物件收藏
勾起老底子宁波记忆
鉴宝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宁波土生土长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踊跃参与。大家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一看,不知不觉间就与“老宁波”撞了个满怀。清末民初的老茶盘、清代童子背荷花老玉器、民国填蓝彩铜脸盆……里面装的都是阿拉宁波老百姓的记忆。
吴女士抱着一个偌大的铜脸盆来现场请专家看看。陈建明当即鉴定此为民国填蓝彩铜脸盆。虽然价格不高,但吴女士一直把它当作宝贝珍藏,“我小时候,祖辈们就用这个铜脸盆洗脸,怎么用也不会破,越洗脸盆越亮。祖孙们对这老器物蛮有感情的。”
一位老太太从余姚带来三件玉器。一件童子背荷花玉佩,一件獾形图案的玉器,另一个是玉挂件。老太太告诉记者,这几件玉器是她的母亲传给她的。
“看上去簇新,但细看这些玉器的空隙和孔有些年代了,可以断定都是清代的老玉器。”陈建明分析道,“当其他所有年代信息都消失时,可以通过看孔知道新旧,因为古时和现在打孔手艺完全不一样。”
陈建明告诉持宝人,童子背荷花图案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就是希望家庭和和美美、子孙满堂。獾形图案同样饱含祝福,“獾”与“欢”谐音,象征着家庭欢乐之意。这几件玉器虽然艺术价值不是特别高,造器设计也算不上特别精美,但它们寄托了长辈们满满的爱与祝福,民间文化信息含量大,后辈回忆起来会很温暖,今天看来还是非常亲切,值得世代珍藏。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