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访谈
人物名片
潘鸿海,1942年3月生于上海。著名画家,中国20世纪中叶浪漫写实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浙江画院院长。现为浙江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作品有《江南行》组画、《姑苏风情》系列画等。
1月17日到2月12日,由省文联省美协、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江南·写实———油画名家邀请展”在宁波美术馆举办,潘鸿海与徐芒耀、韩培生等8位中国美院毕业校友的作品联合参展。
记者: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画展,就好像一些老朋友的聚会,先给我们谈一下这次画展的缘起?
潘鸿海: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我们8位老人的支持和呵护。今天的展览特别难得,平常我们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因为都身处各方。由于浙江省美协和宁波美术馆有着长期的合作,这次希望把油画艺术展示给宁波的市民,于是在宁波美术馆的邀请下有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展览。
我常说,我们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的画家,我们大多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的,可以说是见证了时代的艺术发展。很多老先生本来不想“抛头露面”的,但是一听是这个主题画展,觉得有意义,都拿出了自己的好作品,腾出时间来参展。
记者:这次展出的都是一些写实油画,但同样是写实,应该也有一些不同的风格?
潘鸿海:总体来说,生活在江南的画家,气质、修养和北方的画家会有地域的区别,哪怕他不画江南的题材,也会充满江南的韵味。写实的作品更加接地气,和生活很贴近,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来,每一幅画中都会有生活的气息。不像有些抽象画,表达画家个人的情绪思想更多一些。
比如韩培生的作品,充满乡土,有着泥土的味道和青草的清新,是很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充满劳动和收获的喜悦。毛文佐长期生活在舟山群岛,海岛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大海就是他创作的灵魂。而徐芒耀在法国多年,作品精致细腻,感情表达细致入微,有着法国的浪漫和自己凝练出来的修养。马宏道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当时大学同学都很关注他的作品。1967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江西,并在那儿工作了28年。他的作品接了很淳朴的江西地气。我自己画的主要是江南的题材,比较抒情。这是很有趣的,非常能体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我们这一辈人的精神面貌。
记者:您觉得目前中国写实油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潘鸿海:中国目前的写实油画在国际上来讲很不错,为什么呢?因为西方美术教育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院已经把写实绘画作为一个很边缘的状态对待,没有正儿八经地教学生画。而中国不同,我们从解放后的60年来,一直把写实绘画作为主流。有很多对此有兴趣的艺术家,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写实油画,一直发展到成熟。可以说中国的写实油画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面貌和风格,有了自己的成果,这是非常珍贵的。特别在改革开放后,画家们从有限的印刷品到有机会直接去国外博物馆观摩那些原作,有积累有磨炼。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