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新闻网讯(记者钟旭辉 通讯员李硕峰 张亮)电子黑板、电子书包、教学软件……在宁波西电立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目录上,一批信息技术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近日,这个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智慧教育产业为核心的企业完成各类手续,落户宁波西电产业园。凭借诸多同类企业,宁波西电产业园正在形成智慧产业的聚集效应。
从科创园变身西电产业园,2013年,蛟川街道对这个占地35亩,拥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厂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招商和配套设施完善。由政府提供政策引导,由宁波西电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针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的创业项目进行定向招商,重点方向为智慧城市和北斗民用。仅仅半年,这种模式已在西电校友中产生效应,申请入驻的企业排了几十家,“但我们只接受产业方向契合、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并非来者不拒。”西电产业园负责人表示。
2013年,宁波西电产业园引进高科技企业14家,注册资金总量达到1.3亿元。“通过腾笼换鸟,把原先效益一般的厂区改造成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是‘零地’模式的集中体现。”镇海经济开发区、蛟川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全区最早的产业聚集高地,经过20年的工业经济发展,蛟川、开发区土地开发已几近饱和,土地资源显得格外珍贵,“要想从存量中挖土地,如果没有开疆扩土,就只有向上要空间、向下要空间,以空间换土地,这样才能换出新格局。”蛟川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在全省“空间换地”的大背景下,蛟川街道也借着这股“东风”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帮助企业破解“成长的烦恼”,把“空间换地”作为推进“存量挖潜、增量选优”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蛟川街道通过二次开发(扩建、技改、三改一拆)新增空间面积8.9万平方米,新增空间投入项目34个,新增空间产值约7.4亿元。盘活闲置土地厂房2.8万平方米,利用闲置资源引进生产企业29家,新增工业产值1.05亿元。
位于中官路上的区创业创新基地是蛟川街道“空间换地”的典型。2013年,该街道完成了原有7092平方米办公用房的改建,用于引进文创类、科研类、电商类新产业。同时,对2897平方米海创园活动中心、商务中心进行改造,实现土地再次利用。
现如今,希磁科技、环视科技、鱼化龙机电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海创园全速发展。海创园作为高新技术平台在与本土企业的“智资嫁接”、融合上下游产业链上更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亮点。
此外,今年蛟川区域内还有5家小微企业将对原有旧厂房进行拆建增产,预计竣工后可新增工业产值8000万元。向空中要土地、改造旧厂房已俨然成为企业“逆境求存”的自觉追求。
“空间换地换出的是发展空间,更换来新一轮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要素需求,成为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蛟川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叶珂珂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