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周镇栲树岭笋农在掘笋。
“又要过年了,我们忙得团团转,要笋的客商都排起队了。”昨日上午,太阳刚露脸,西周镇栲树岭村俞兴去、俞小毛等笋农就背着锄头上竹山了。前一天,有人向他们预订冬笋,并声称“有多少要多少”。
去年夏季高温干旱,入冬以来,降水量又偏少,竹山上,冬笋产量减少了至少二分之一。而临近年末,地产冬笋需求量大增,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别说是肉价,把一般的虾蟹价格都比下去了。”组织笋农掘笋的村党支部书记俞京普介绍,要在往年,年根的本地冬笋每公斤零售价不会超过30元,今年却有40元的好行情。
“象山本地产的冬笋味道鲜,笋肉口感好,还无污染、无公害,是很多外地冬笋无法相比的。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是外来货,本地的大多被包装成了年礼,而没有熟人,数量大的根本买不到。”俞京普说,最近一段时间接到不少企业老板、亲戚朋友的电话,都是要求帮忙预订冬笋的。
产量减少,价格高了,这掘笋的难度也增加不少。记者看到,和寻找春笋的方法不同,现在笋农们采用的是“拉网”式翻找、挖掘,一个多小时,一片竹林被整个“翻”了一遍,也就挖到了五六株冬笋。86岁高龄的俞兴去是村里的掘笋能人,但现在一天下来最多也只有5公斤左右的“收获”。他笑称,现在挖冬笋成了“淘宝”。
记者采访时发现,面对冬笋产量减少,广大笋农并不担心,倒是对随后即将到来的春笋生产顾虑颇多。不过,俞京普却认为,把冬笋这篇文章做好,也不失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捷径。(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叶维刚 董爱民)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