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赛是我过去这一年最难忘的经历。第一周时几乎天天是六点多起床,晚上开会到零点以后,整个比赛期间20多天,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甚至连洗澡都变得很奢侈。吃饭也是经常过了饭点才有时间匆匆扒上两口。”寒假在家休息的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计科101班的赵天逸,回忆起不久前自己参加的营销大赛,痛并快乐着。
赵天逸和他的一群90后小伙伴们,在三周的时间里,拉赞助、摆地摊,几乎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在规定的时间里,卖出280多件户外产品,完成7万多元的销售额,拿下了宁波市“十校千人”精英培养实习计划创业实战的第一名。
“只要有用的方式我们都去尝试”
这次营销大赛的规则是每个团队销售同一品牌的户外用品,谁销售额最高,谁就赢。当然,由于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主办方要求,不能在淘宝上销售。比赛共吸引了宁波19所高校的30多支团队参加。
谈到比赛时的经历,同学们一个个感慨良多。“采取哪些销售渠道是我们开始讨论最多的问题。我当时就想,不能着急,3周的时间要是埋头摆摊,推销,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倒不如用点时间,大家讨论,多些销售渠道。”赵天逸说,他们讨论就用了三天。
由于这次的实战是个短期项目,自己开店、进卖场显然是不实际的。三天里,团队从十多个方案里抽丝剥茧,最终确定了三个销售渠道:摆摊、拉赞助、身边亲戚朋友圈。
除了最普通的摆地摊外,他们还用校外店面的挂货代销等方式销售,“不管方式怎样,只要感觉能有用,我们都去尝试。”赵天逸说。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营销效果,他们还利用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公益行动:宁波无线公交播放广告、贴海报、挂横幅、群发短信、下寝室发传单,能想到、能用上的宣传方式,同学们都试了个遍。
“不是说非得这样,但我们需要踏踏实实的努力。每个人都放弃了个人时间,课间20分钟都会想着去帮忙。每晚的会议我们都会总结今天的成果,定下明天的任务,并且定好谁来完成甚至完成的时间。”小组一名成员说。
“原来销售靠的不仅仅是一张嘴”
如果单单卖产品,户外产品又太专业,学校的消费群毕竟有限,这时,大家想到一个办法———拉赞助。
而恰恰是“拉赞助”的成功,让大家再一次信心满满。所谓的“拉赞助”,其实就是团队为商家提供广告,商家购买户外产品,用来作为广告费用。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学校附近的健身房、英语培训等等,他们基本的客户群都是学生。”第一次,赵天逸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健身房谈拉赞助的事,经理一听很有兴趣,但是由于没有经验,为了谈定各种细节,他跑了10多次健身房才把事情定下来。
然而这一招很有效,第二周一开始,又一笔3000元的赞助款到账。最终,依靠这个办法,团队拉到了10多家商家的赞助,共有两三万元收入。
最让他们难忘的是,为了取得在欧尚超市外面的一个摊位,同学们与城管几乎磨了一个星期的嘴皮子。“刚开始提出摆摊请求时,城管激烈反对,担心影响市容,我们就反复和城管沟通,说明我们的行为的公益性质。”赵天逸说,后来城管表示摆摊销售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又回到提供赞助的户外运动品牌的公司,拿到授权和证明。
最终,在21天的时间里,他们共卖出了包括衣服、睡袋、充气垫、背包等多类户外用品共280多件,营业额是在宁波高校30多个参赛团队中最高的7.3万多元。
“感谢这次比赛,名次只是次要,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名次的价值。”在谈到自己的收获时,小组队员陈超说,这3周让他明白了销售靠的绝不仅仅是一张嘴,这次比赛让他成长了很多。周浩 谭超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