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慕熙 通讯员 马宜奋
“有了它之后,阿拉村整体形象提升了不少,村民的文娱活动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村民都说好。”春节前夕,锦屏街道塘下村村主任柳位立对记者说道。
一进该村,记者就明白了柳位立口中那个神奇的“它”,其实是建成不久的文化礼堂。原来,该村是我市建设文化礼堂的试点村之一,由去年投入70余万元后翻新老祠堂建设而成。
在文化礼堂入口处,一排极富清末民初风格的围墙格外吸引眼球。村史概况、历年开展的实事工程、老寿星照片、建国以来每位主要村干部照片……记者看到,这条由村史廊、民风廊、成就廊、励志廊、艺术廊组成的文化长廊,每个内容都反映出塘下村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走进礼堂,正在打乒乓球的村民许国友说,以前这里乌漆抹黑,尽是灰尘,没人会来,现在不一样了,想要跳排舞、唱越剧,大伙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化礼堂。临走时,他还说道:“记者同志,你傍晚时来这里看看肯定更能知道阿拉村民对这里有多喜爱了。” 次日傍晚6时20分许,记者再次前往,看到了一个繁荣的农村“文化市场”。入口篮球场地上响起了耳熟能详的音乐,20多名村民跳起了排舞;两间棋牌室“人满为患”,很多村民因占不到位子只能“观战”。礼堂中央的小舞台上,村民柳阿姨和她的几个好姐妹连日来正抓紧排练越剧合唱,以求在元宵夜能有个圆满演出。而2张乒乓球桌边更是围了近10名中年男子,不时传来“加油”“扣球啊”等呐喊声……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