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我们的节日”十人谈之九:莫要轻言是“陋习”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08日 07:41   【 】 【打印
0

在报纸、电视、网络上,不止一次看到、听到有人说,“我们要丢掉放烟花这种陋习”。不光如此,还有人把过年时小孩给长辈拜年、祭奠先人、贴窗花等习俗,也说成是陋习、迷信。让人实在不敢苟同。

陋习,是指不好的习惯。一件事,你在做,我在做,这代人做了,下代人还在做,就由习惯变成了习俗。春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是因为人们对它很早就有的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表现形式。“看得见”的,是贴春联、包饺子、熬年夜、穿新衣、放烟花、拜大年、祭先人等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看不见”的,是人们祈求幸福祥和、团结平安、尊老爱亲、追思感恩等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也就是所谓的文化。

文化虽是虚的,却像空气一样,漂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游荡在我们的血脉灵魂中。它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的标志和理由,也是“文化化人”的力量所在。这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相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无形的文化要“化人”,必然离不开一定的仪式、程序和载体。虽然平日里也有得吃,但“年夜饭”被看得尤其重要,就在于它承担着表达和传承中华民族“团圆祥和”价值理念的重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是在吃饭菜,也是在“吃文化”,更是大人在向小孩传播文化。有些节日习俗看似呆板,却是一种愿望,一种寄托,一种文化。若以“一时一地”的理由,斥之为“陋习”,轻易将它简化甚至“全部丢掉”,损失的恐怕不光是几个“老套子”,更是蕴藏于其中的民族文化。

近邻日本、韩国,对于自己节日习俗的敬畏和呵护,曾让民俗文化学者、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惊叹”;韩国将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曾感到失落和难以接受。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对我们的节日文化,首先是一些节日习俗,是该多些认同和呵护,而不是轻易地斥之为繁文缛节、陈规陋习,甚至随随便便否定、抛弃了。

再好的文化传统,如果不接触、不了解,甚至有了那是“陋习”的先入之见,就谈不上认同和遵循,也就不可能继承和发展。文化传承是需要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大人的言行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们,不能自己毁了传统节日中那些美好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有文化”、“管文化”、“有话语权”的人,谈起我们的节日习俗和文化,不妄自菲薄跟不妄自尊大一样重要。

易其洋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