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杨秀峰就来到码头,准备船上的备用物品。记者 王鹏 摄
■2月6日,清晨6点45分,天阴沉着,奉化莼湖镇桐照码头早已从春节的慵懒中“苏醒”过来:空地上铺满了渔网,有人正在做最后的修补;码头边,接驳船川流不息,运输的物品五花八门,有大桶的机油,也有满麻袋的白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
7点半左右,杨秀峰骑着电动车,驮着大包行李,从莼湖镇街西村的出租房赶来。作为船上的副轮机师,他要为开船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因为李克强总理的一通喊他回家过年的电话,从陕西安康来奉化莼湖打工的杨秀峰一夜间成了名人(本报1月29日头版曾做报道),几乎每到一处都有人认出他来。
但杨秀峰的心态很平和,“总理都那么关心我们农民工,我们更是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记者 石承承
花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的还长
杨秀峰是正月初三启程返回宁波的,下火车已经是正月初四傍晚6点多了。他叫了辆车回奉化莼湖暂住地,开车的大姐一眼就认出他,“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你,总理都喊你回家过年。”
按照放假前的计划,杨秀峰工作的渔船要在正月初八出海捕鱼,他得提前几天回来做好准备工作。
记者帮杨秀峰算了一笔时间账:他是除夕那天中午到家的,正月初三就出门了,在家总共待了不到3天。而他花在路上的时间却差不多要4天。
“话虽这么说,但春节还是一定要回家团圆的。”杨秀峰说得很坚决。
杨秀峰内心深处有一个心愿:把父母和女儿都接到身边生活。目前单凭他一个人的收入要在宁波养活一家人还有些困难,但反过来也成为他努力赚钱的动力,“只要家里人在一起,在哪里过年都是一样的。”
特地留出了半天时间陪女儿
杨秀峰在老家的这个新年过得很忙碌。
因为李克强总理的到访和电话,陕西当地媒体、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和同学都赶在正月初一、初二来看望杨秀峰,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最特别的要数除夕的年夜饭。杨秀峰家住的小院一共有四户人家,往年每家都是各自“过小年”,今年大家凑在一起“过大年”。年夜饭从下午2点左右开席,一直吃到傍晚5点左右。“因为有很多媒体和朋友在。”杨秀峰说。
年夜饭吃得很地道,也很红红火火。整条的鱼,象征年年有余;整只的鸡,象征吉祥如意;还有红薯圆子和糯米蒸红萝卜,象征丰衣足食。
送走亲朋好友,关上院门,小院里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正月十五的灯笼,三十夜的火”是当地的习俗。围着篝火,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李克强总理1月27日那天来时的场景。
“总理还特地叮嘱我母亲给我留了四块玉米糖,让我回家时吃。”杨秀峰说。
或许是预料到这个新年会过得很忙碌,杨秀峰特地把正月初一一个上午的时间留给女儿,带她去镇上玩了一圈。女儿很喜欢杨秀峰带去的溜冰鞋,除夕中午刚拿到手,就跑到大伯家玩了一个下午。
今年最大心愿是
通过考试晋级为轮机师
重新回到桐照的杨秀峰成了名人,走到哪都有人认出他来。记者跟他去两家机械配件店买零件,老板看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杨秀峰呵呵一乐,手上挑零件的活毫不懈怠。每买一样东西,哪怕只是个管道接口,都要看一遍,再用手摸一遍,看有没有破损。
对于习惯吃肉和面食的汉子们来说,适应海上的生活并不容易。每次出船,在海上一漂就是一个多月,肉和蔬菜容易变质,没法多带,只能靠每周一次的补给船送货,多数时候就吃打捞上来的海鲜。“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渐渐习惯。”杨秀峰告诉记者。
每次回到岸上,几个老乡一定会凑在一起,做点家乡的面食吃。
船上的生活也很无趣,除了工作,只能靠打麻将、打牌和看碟片打发时间。说到这点,杨秀峰很得意,说他喜欢下象棋,“至少船上没有人能赢我。”
在渔船上找工作,不像在厂里,只要有空缺,随到随进。按照计划,正月初八开船,杨秀峰说,年前因为总理的电话,原本不打算回家的外地人也回家了,没想到临开年遇到雨雪天,很多人赶不回来,再加上船上的小工流动性大,导致工人紧缺,船老大更是急着四处挖人。
杨秀峰倒是不愁,反倒有些高兴。船上的工人是算年薪的,工人紧缺,年薪自然水涨船高,如果一般工人涨了工资,像他这样的技术工种年薪就有望在此基础上再加5000元左右。
杨秀峰现在是副轮机师,他说自己今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通过六七月份的考试,成功晋级为轮机师。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