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朋友圈“微店”悄然流行 交易便捷但风险很大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18日 07:07   【 】 【打印
0

  他向记者透露,他的圈子里不少朋友虽然已有实体店和淘宝店,但也都蜂拥加开了“微店”,专门用于朋友圈营销。

  他们大多都认为,选择微信平台进行推广,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把身边的朋友都用起来,另一方面推广门槛较低,几乎是零成本,“动动手指就做了广告”。

  “而淘宝上开店不仅人力成本高,要雇美工、客服,同类产品还多,竞争激烈导致推广费用高,竞价排名、买广告位等等都太贵,但如果开微店,就针对熟人圈子、目标客户营销,成本小了很多,特别适合我们中小卖家。”孙从密解释道,他做成的生意都是熟人传熟人、圈子传圈子,很轻松方便。

  刚付完钱店主就消失,买家说———

  目前这种交易风险太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朋友圈,不少微信用户也开始尝鲜。在江东一家银行上班的余洋近日就通过朋友发来的“微店”链接购买了一盒补品。“我一看产品介绍就买了,因为我早就知道卖家是东北人,他经常从老家给朋友代购地方特产和补品,都是真品,而且价格实惠。”余洋告诉记者。

  然而,并非所有的买家都能熟悉卖家个人和商品,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昨日,记者在“微店”的官方贴吧看到,不少买家前来投诉。有位叫做“爆_斯”的网友投诉一家微店骗人,“在该店充话费,180元可充200元话费,结果钱打过去,话费一分没到,再联系卖家,就没音信了。”

  而“微店”平台客服则对买家表示,仅能“将这个无良商家的信息提供给您,以便您到相关法律机构进行维权”。

  对此类纠纷,市工商局12315中心主任卢清曾分析认为,由于目前在微信等平台上进行买卖行为,仍处在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真空地带,一旦出现纠纷,维权会很困难。

  这只是“二马”大战之后的短暂空白,专家说———

  最好限于熟人之间交易

  “事实上,在2013年下半年淘宝、微信相互‘封杀’接口前,微信用户均可通过链接直接跳转到淘宝页面,而此后瞄准微信的店家才被迫以‘图片加文字’的原始形式开展营销。”我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琪告诉记者,相比而言,显然是直接对接淘宝可让交易更安全,但“二马大战”(马云VS马化腾)对于移动电商入口之争,使得微信上营销出现了短暂的空白,“微店”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才趁机而入。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