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细心背后是体贴 "少华护理"模式在宁大附院推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21日 07:26   【 】 【打印
0

  之后,少华帮老人擦拭身体,更换床单。老人需要冲洗膀胱,少华怕生理盐水太凉,事先拿加热器把盐水的温度调到与体温相当,才给老人用。

  “她特别贴心。”谢阿婆说,自己前一天吃了些带油水的食物,拉稀了,把裤子和床单都弄脏了,少华帮她擦身体时一句怨言也没有,“这样的事,亲生女儿也未必会做啊。”

  家属说:“我都没想到的事,她却想到了”

  38床是一名脑干梗塞的男患者,才33岁。少华准备了一盒生理盐水棉球,数过数量后给他清洁口腔。之后,没有直接将棉球扔掉,而是核对了数量,避免有棉球遗落在口腔里给患者造成危险。

  看到患者嘴唇有些干,少华找来石蜡油,拿棉签给他抹在嘴唇上。患者的妻子看在眼里很感动:“她特别仔细,我都没想到的事,她却想到了。”

  34床患者邬师傅55岁,有严重的高血压。少华给他更换留置针时,特意问了他,要不要上厕所,因为输液以后,走动难免有些不便。块头不小,血管却特别细。少华在手背上扎了一针,没有扎准,转而开始找脚背上的静脉。邬师傅久病成医,提醒她,不如从脖子打针,这样方便些。少华却没答应:“如果是颈外静脉注射,脖子一动就会影响滴速,一会儿停了,一会儿又飞快,对患者不好。”

  折腾了10来分钟,少华换好了留置针,轻轻地说了一声对不起。邬师傅宽慰她,旁边的病人也帮少华说话,大家打趣说是邬师傅“皮太厚了”,大家说说笑笑,欢乐的气氛一点都不像在病房。

  上午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发药。但少华转了一圈,发现多数患者都在吃饭了,她打算等大家吃过饭再去发药。为什么要多跑一趟?把药交给病人或家属,交代他们饭后半小时再吃,不就行了?少华解释说,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多,老人记性不大好,可能忘了,也可能吃早了或吃晚了,还是自己再跑一趟保险。

  少华说:“最想感谢的是家人,最亏欠的也是家人”

  最近,宁大附院在全院推广“少华护理”模式,少华也成了医院里的名人。少华说,自己最想感谢的是家人,最亏欠的也是家人。“如果说有什么感想,那就是对工作要有一份责任心,对患者要细心,把病人当亲人。”

  少华的丈夫是宁大附院肿瘤内科的主治医师,夫妻俩住在海曙联丰,有一个3岁的儿子。每天早上6点半,少华就起床了,做完早饭后就匆匆出门。

  少华坦言,工作的时候比较忙,不会想到儿子,但稍一空闲下来,就会想小家伙。“那天早上,我出门前给他穿衣服,他却抱着我的腿不肯放,跟电视里的苦情戏一模一样。”少华说,虽然回想起来有点好玩,但当时,自己眼泪都下来了。

  少华哄儿子,如果不去工作,怎么能买小汽车和巧克力呢,你不是最喜欢小汽车和巧克力吗?结果,儿子说,他最喜欢的是妈妈,只要妈妈陪他,就不要小汽车和巧克力了。

  虽然不舍,但少华还是狠狠心,走了。

  少华也很感谢丈夫,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我经常六七点钟才下班回家,他已经把饭做好了,连碗也不要我洗。”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