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宁波劣四类和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36%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25日 06:57   【 】 【打印
0

  中国宁波网讯 我市海域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昨天发布的2013年度宁波市海洋公报显示,我市劣四类和第四类海域面积比上年有所减少;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海洋生物也呈现出多样性趋势。

  2013年,我市所辖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366平方公里、2342平方公里、1561平方公里、976平方公里和3513平方公里。与2012年相比,水质环境有所改善,其中,劣四类和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36%,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韭山列岛和渔山列岛附近海域。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甬江口、大榭-北仑港、象山港、三门湾等海域;第二类海域主要分布在领海基线附近海域;第一类海域主要分布在领海基线外缘线附近海域。

  韭山列岛和渔山列岛附近海域水质得到改善的原因,主要在于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韭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落实较好。其中,渔山列岛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监测指标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去年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8种、浮游动物79种、底栖生物20种、潮间带生物100种,生物种类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同样,韭山列岛海域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已趋良好,监测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虽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种类数变化不大,但保护区渔业资源呈现出进一步恢复的趋势,其中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数量有所增加,江豚在南韭山的西南部和积谷山水域多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先行区的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经过近3年建设,试验区海上平台已开始试运行。去年,我市在试验区增殖放流黑鲷、褐鲳鮋、青石斑、赤点石斑鱼等恋礁性鱼类30万尾;开展了海洋牧场开发利用效果跟踪调查,对试验区建设项目的生态功效进行评价。随着海藻场建设、优质经济鱼类品种增殖放流等海洋牧场配套工程的逐步实施,海洋牧场的综合生态效益有望得到更大程度的显现。

  公报同时显示,去年甬江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为156407吨,对我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压力;监测的9个入海排污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差;海洋垃圾以塑料类为主。不过,与2012年相比,污染程度还是有所减轻。(记者王量迪 通讯员陆素忠 涂金珠)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