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慈溪方言大家都会说,但字怎么写就不一定了,有些老底子话也还真不晓得。周巷双东村八旬老人高谋丹花费六年心血,整理出20多万字的《慈溪方言大辞典》(本报2013年5月17日曾有相关报道)。昨天,高老伯捧着厚厚一摞册子找到记者,想请我们帮忙想想办法,“我想把书稿捐献出来,和所有想了解慈溪老话、想学说慈溪方言的新老市民分享,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什么途径?”
只读过8个月书的退休工人,自学打字敲出20多万字的“辞典”
说到编写慈溪方言,那还得追溯到六七年前,那时的高谋丹老人已经70多岁。一次偶然,老人冒出个想法:身边的年轻人,张嘴就说普通话了,不时夹带几句英语,能说上一口顺溜的慈溪老话的,真不多了。这样下去,一代代口耳相传的“老底子”、“老讲究”,怎么传承下去?
高老伯一琢磨,冒出个想法:编写一本《慈溪方言大辞典》,还能给新慈溪人提供一份学慈溪闲话的材料呢。老人说干就干,一边搜集一边记录。
高老伯一心搜集编写,但也遇到麻烦了:孩提时代没条件,他只读过8个月的书,后来看书识字基本靠自学。十来岁他就到上海做电工谋生,退休后才回到家乡。编写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或者发音不地道都是常事,怎么办?学!
田间地头,街头巷陌,老年人活动室……能接触到慈溪老话、闲话的地方,总少不了高老伯的身影。就连外出,他也要随身带着小纸条,便于随时记录。
高老伯还虚心求教,凡附近能说地道慈溪话的,都成了他的老师。高老伯的手稿越来越多,但他又怕别人看不懂,就向他的良师益友——开办免费电脑培训班的张国桥老人学打五笔字。
六年多下来,高老伯从头学起,从计算机零基础,到如今熟练打字,处理文稿,陆续把搜集到的慈溪土话转换成了一份20多万字的WORD文档。
从日常用语到俗语民谣,老人苦心搜集慈溪闲话
去年,作品初稿完成了,高老伯把文档打印在A4纸上,一页页装订成册。不过,老人又担心自己水平不够,还有白字、错字,他又来回修改了好几遍。直到最近,才觉得修改得差不多了。
高老伯说,当初编《慈溪方言大辞典》的目的,是想让更多人看到。眼下初稿完成,可是怎么让大家知道并派上用处,让高老伯着了急。
记者翻看了一下书稿,发现书稿里既有单字、词组、成语,还有俗语、民谣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都体现出慈溪特色。
比如说,在慈溪话里的“侬”,表示第二人称;“缺”意指吃喝;后脑勺叫做“后顺子”,溪水是“溪坑水”。还有慈溪人常说的俗语等。比如“心越急,柴越湿”,“做九勿做十”,“各有份宁家”,“棒头底下出孝子”等等。
“初稿完成了,我想把它捐献出来。”高老伯又犯了愁: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大家看到这份书稿?“我想过捐给档案管理部门,但不知道他们需不需要?还想过印成书赠送给在慈溪打工的外地人,但不知道去哪里印,需要多少钱?”老人略显为难地说,他的退休金也不多,资金恐怕也是个大问题。
老人诚恳地向记者表示,自己书念得不多,水平有限,目前也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和指导。“就是一个参考资料吧,慈溪的年轻人能从中学些老话,想学慈溪话的外地小青年也能悟出些门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专家说想法特别好,不过想广为传阅至少得保证没差错
不过,记者仔细翻看这份书稿后,也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多慈溪话的发音,较为正规的方式是用国际音标注释,但高老伯是用“白字”来注释的,像“吹”字,标注是“痴”,“猫”的标注是“曼”,这样会不会误导市民?而且毕竟老人全靠自学,文化有限,书稿中的错字、错句很多。
记者此前也曾采访过一位编慈溪方言的横河农民孙永苗,他也花费十年时间编写《慈溪方言》。记者想到让两位热心老伯切磋交流一下,可惜孙老伯最近有事抽不开身,只能迟些时候再约时间。
记者随后也请教了慈溪文化圈子的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慈溪文化研究的童银舫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高老伯的愿望特别好,而且能长期坚持搜集方言,非常不容易。老人想出书把方言传承下去,这初衷是好的,可如果初稿里存在错误,盲目出版印刷出来,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容易误导。“要出书的话,肯定要对读者负责,更要对下一代负责,如果书里有差错,也不见得出书一定有良好的社会效应。”高老伯的想法很好,我们也特别想帮他完成这个心愿。读者朋友如果有什么更好的途径和形式,能让高老伯的书稿面世,真正帮到想学慈溪话的人,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63012345联系我们。-记者冯茜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