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千年鄞江廊桥华美重现 3月底将亮相三月三庙会
稿源: 钱江晚报  | 2014-03-28 09:11:02

在宁波,说到风雨廊桥,很多人都会想到鄞江镇——一个1600多年的历史的古镇。但你知道吗,镇名由来,还要得益于一座鄞江桥。

中国的廊桥不少,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亭桥,苏州拙政园“小飞虹”,留园曲奚楼前的“绿廊桥,广西侗族的风水桥......但其中,宁波的鄞江桥也赫赫有名,在中国桥梁史上,它还是浙江省第一座木结构风雨廊桥,属于“木平(略拱)多孔石墩廊桥”。

历史上,这座老桥曾多次重建,直到1979年被拆。岁月沧桑,风雨飘零,但鄞江百姓的心里,一直惦记着昔日的鄞江古桥。

最近记者听到了好消息,这座老桥已经脱胎换骨,重建后本月底就将亮相鄞江的三月三庙会。

唐代起就有的这廊桥

最初叫大德公桥

公元410年,东晋王朝在三江口建立了一个扼守大浃江(甬江)的要塞,以阻挡孙恩起义军的进攻,并将姚江旁乍浦的句(勾)章城迁治于鄞江旁的小溪(今鄞江镇)。于是,到了唐代,鄞江上便有了鄞江桥。

鄞江桥,位于它山堰下游约0.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时称大德公桥,是以木柱为桥脚,上面铺有竹棚的简易木桥,是镇北面百姓通往勾章县城的必经桥梁。老桥屡遭洪水冲击,时有毁坏。

北宋元丰年间(约公元1078年-1085年),大德桥被改建成石桥墩、木结构、屋盖式的桥梁,也就是廊桥,更名为鄞江桥。

它山堰研究文化中心秘书长陈思光回忆说,当时的鄞江桥,全长约38丈,宽约3丈,廊屋28间,是浙江省第一座木结构风雨廊桥。

南宋末期,蒙古人入侵,廊桥被毁。随着历史的迁移,每朝每代对廊桥都有重建或者维修,而最后一次重建在清道光十三年(1834年),并立有碑记两块,现存于它山堰水利陈列馆的它山庙天井中。

民国初期新增桥匾2块,是会稽道尹黄庆澜所写,桥北端的“大德会”旁曾立有镇桥塔,是佛教“经幢”,意在保佑过桥路人和桥梁建筑的安全。

为了通过拖拉机

三十多年前桥被拆了

鄞江桥,一直是老一辈鄞江人心中的骄傲。

自明州州治地(以前对宁波的一种叫法)从鄞江古城迁移至今天的宁波三江口,近500年来,老桥的市集繁华景象始终不减。

廊桥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方便市镇商贸和保障参加庙会活动乡民的安全。镇里的三个庙会,老桥每每成了人气聚集地。但在老百姓看来,廊桥最大的好处,就是有顶,可保护桥梁,还能遮阳避雨,供人休憩。

而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对于鄞江桥也有专门介绍:每个石墩上有一排托木,叫双向伸臂木梁桥,托木俗称“扁担”,托木与梁木之间穿隔数根横木,将间断的主梁变成多支点连续梁,既有刚性支点,又有弹性支点。按当地百姓的说法,“赶一群牛过桥,桥会抖;一只猫跑过,桥也会抖,可就是不会倒”。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