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把学生分为两类——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文理兼修”已成为对人才的一种定义,但从2011年深化课改以来,宁波效实中学却一直思考着打通文理科屏障的问题,四位物理老师以实践探索告诉人们: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文理兼修,文科和理科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多年来,他们分工合作,构建起了一个由《文化视角论科学》《古希腊文明》《十大最美丽的物理实验》《科学家的思维》四门选修课组成的“文理贯通”课程体系。
“文理贯通”的课怎么开?这不能不叫人好奇。
物理中的诗意
下午1时10分,38岁的物理老师陈青华走进教室,这节课他要上《古希腊文明》中的第三讲——毕达哥拉斯学派。
钢琴声从教室传来,先是一个反复弹奏的单调音符,慢慢有了节奏,最后变成了一段悦耳的曲调。
走近教室,你会听到陈青华的阐释:“变化和差异带来了美,真实的世界充满了差异,我们都生活在真实世界里,这个世界也是最美的世界。”
“松果的表面为什么看上去这么美?”PPT上放映出一枚松果,学生们仰着头望了半天,他忍不住提示:“松果的表面是8条顺时针弧线和13条逆时针弧线相交形成的图案……”话音未落,就有学生兴奋地喊出了声:“黄金分割!”
类似的黄金分割还有向日葵、鲑鱼的身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他吟咏诗歌,说明“运动”也有很多种类型,学生们脸上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
听他讲科学史——“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数的比例是造成世界差异的法则,希帕索斯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但是他却通过毕达哥拉斯的伟大定理意外地发现了无理数,这给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世界上的一切都能表达成整数和整数之比——带来了严重危机,结果他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其他成员抛进了大海……”
学生们神色凝重,陈青华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知道希帕索斯是怎么证明出无理数的?”你看,学生们必须立即转换成数理思维了……
陈青华,好像有一种魔力,带着学生们在文理之间穿行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