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讲座现场。(周建平摄)
中国宁波网讯 “如果某天出现一个名叫‘大运河’的新闻频道,讲述雾霾、关注环境等问题时,不要奇怪,因为大运河将会日益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昨天下午,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传播与公众参与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齐欣,在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作《大运河:我们的生活》的演讲,呼吁公众更关注我们身边的大运河:“大运河是一个潜在的增值的‘股票’,它将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改变我们的生活。”
大运河申遗的脚步走了9年
作为原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已故的罗哲文先生曾经的助手,齐欣回忆,大运河申遗之路已经走了9年。2005年,罗哲文与郑孝燮、朱炳仁三位年龄加起来快250岁的“运河三老”,首次联名向京杭大运河沿岸17个城市的市长发出“加快大运河申遗工作进程”的书面呼吁。2006年2月,58位全国政协委员响应呼吁,提交了一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之一———大运河申遗提案。当年5月,国务院公布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随后,国家文物局也把它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并把大运河申遗的日程确定为2014年。
“而此时宁波还没有进入中国大运河名单”,齐欣感慨,“直到2008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才正式宣布将浙东运河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宁波名列其中。”由此,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这一独特的申遗概念才出现在公众视野。齐欣认为,宁波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节点,“如果说隋唐大运河的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那么浙东运河的宁波是唯一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传播大运河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按照罗哲文所说的,长城和大运河是在中国大地上共同构成了“一撇一捺”的伟大工程,如果说长城凝固了历史,那么运河则是活着的文化。对此,齐欣深有感触,作为“大运河遗产小道”这一公众体验方式的倡导者,他一有空就骑上自行车,沿着大运河沿线考察。“大运河赋予了我们传播其文化遗产的责任,”齐欣认为,“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身边的一切,将传播对象不再看成是古董、文物、景区、村镇和记忆,而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齐欣强调,传播运河文化遗产要将关注点分为“物”和“人”两个层面:在关注文化遗产成果的同时,更关心成果之上“人”的参与过程和水平。“在未来,大运河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影响,传播运河文化遗产不只是专家和学者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是专家。”
齐欣预测,大运河影响最多的领域在媒体和房地产。“我们在杭州作过观察,在大运河两岸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名字的房地产,价格、涨幅与其他地方明显不一样。而媒体也会产生一种新变化,比如报道的角度不一样,除了大运河本身,还关注环保、旅游、教育和社会工作等。”
宁波需要有更多声音
谈到宁波与大运河申遗的密切关系时,齐欣认为“宁波的声音还较弱。”他举例说,同为浙东运河沿线城市的杭州,文艺工作者正在紧张排练一出舞台剧《中国大运河》,艺术家也开始融入大运河,为大运河申遗增光添彩。“宁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齐欣建议宁波媒体记者亲自行走大运河,并把报道的角度定位为“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我认为宁波的媒体对于大运河在宁波的地位被严重地低估了,应该努力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描绘作为文化遗产的大运河的价值,吸引读者。”
而对于普通市民,“从现在开始,就像是在早晨为我们的房间拉开窗帘,像迎接黎明那样去寻找一些可以为宣传、保护大运河和文化遗产做些事。”(记者陈朝霞)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