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曾说:“购房需求的不断细化,刚需的内涵和外延开始泛化,改善型需求正在演变成购买力更强的‘新刚需’”。
记者走访宁波个大售楼处发现,这些“新刚需”选房时一般既考虑功能性,又考虑舒适性,同时受房价制约。
鄞州区一楼盘置业顾问表示,对很多“新刚需”家庭来说,两房或者三房已经不能满足改善型居住需求,不少购房者开始考虑选择四房产品,但因手上资金有限,所以目前90平方米~140平方米的“小四房”很受欢迎。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四居室成标配
赵女士的女儿今年4岁了,她和老公一直希望再生个宝宝,两个孩子一起成长。
今年1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生二胎的事提上日程,夫妻俩忙着体检调养生体,随后,两人发现,有件比生孩子更紧迫的事,换房子。
目前赵女士住的房子是结婚时买的,90平,两房两厅,自从她生完孩子,婆婆和公公就搬过来住,方便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家里稍显拥挤,但也不失温馨。
但如果家里再添个宝宝,房子就一定不够住了,“女儿渐渐大了,需要一个房间,父母和新生的孩子一个房间,但家里至少有个书房,孩子做作业或者自己加班用”,赵女士算来算去,觉得至少要买个四房的房子。
赵女士和老公都是工薪族,一百七八十平方米的大户型遥不可及,最近几个周末两人逛了很多楼盘,发现很多楼盘在卖一百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四房”,虽然各个区域都不大,但完全满足了需求,“简直是两个孩子家庭的‘标配’”,赵女士的丈夫感慨。
上周末,他们到家博会看房时告诉记者,因为家中有老人,考虑到他们的出行和医疗要求,想选一个生活配套较全的楼盘,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总体上小的四房房源在市场上还是少数,开发商应该多开发一点”,赵女士建议。
“三代同堂”家有书房
改善型刚需瞄向“小四房”
家住海曙区的邸女士最近也在筹划着换房,她现在住的是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大三房,“以前总觉得房子买大了,打扫起来麻烦,现在孩子上小学了,父母搬来接送孩子、帮我们做饭,一下子觉得不够用了。”
邸女士说,结婚买房的时候,计划着有孩子后还需要一个书房,就抱着“一次性买好”的心态,买了个大三房。可是几年住下来,孩子上小学了,父母搬了过来,她发现当初绰绰有余的空间突然变得不够用了。
“其实不是房子小了,而是房间的数量少了,孩子最近一两年可以和我们睡在一起,但迟早需要一个独立空间。”邸女士说,结婚前只想到了书房,没有考虑到给老人预留房间,如果现在把书房变成卧室,房子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她说,虽然打算买房子,但目前市场不好,现住的房子不打算卖掉,这样资金压力就很大,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小四房是理想的首选。“房间的数量够用了,舒适度的差异性不大,关键是置业成本和还贷压力要小许多。”唐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