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根雕艺术的孔建岳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木艺作品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而得,但有这么一个人,自学根雕以来的20多年里一直坚持纯手工创作,创建了存有400多件个人作品的根雕艺术馆,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与此同时,他通过公益拍卖作品累计捐献10余万元用于扶贫帮困。2012年,他的艺术馆更是得到了市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他就是孔建岳。
贫困埋没不了绘画天赋
“从小我就喜欢满山跑,挖树根、抓虫子,观察花鸟鱼虫和树木的形态,然后加以想象把它画出来。”说起小时候的经历,40出头的孔建岳笑得好像当初那个满山跑的快乐小孩。
初三那年,班主任觉得孔建岳的绘画天赋难得,建议他去美院进修。但当时家境贫困,家里根本没有钱供他深造,怎么办?父母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送他去学根雕。就这样,16岁那年,孔建岳拜著名老艺人陈雨宝为师,一学就是三年半。之后,他辗转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一边从事家具设计雕刻工作,积累创业资金,一边博采众长充实自己。三年后,他回到家乡黄坛创业,以竹根雕为主的作品畅销日本,两年里卖出300多件。
巨债阻断不了根雕兴趣
为开阔眼界,在家乡创业两年后,孔建岳只身前往广州,希望通过广交会学习更多优秀作品的根雕手法并推广自己的根雕作品。当时,广交会一个摊位费就要10多万元,再加上开店的租金,两年下来,孔建岳就亏了36万元,生意做不下去,甚至连生计也难以维持,难道他的根雕事业就要止步于此?
一贫如洗的孔建岳不得不回到宁海,开始了长达7年的打工还债经历。在这7年里,白天去工厂做佛像雕刻、家具雕刻设计等,晚上回到家里还是忍不住手痒做起了根雕,走廊上、房间里、楼梯拐角到处摆满了他的作品。“做那么多,卖又卖不掉!”“别做根雕这行了,要不和哥们做模具吧!”面对家人的抱怨和朋友的劝说,孔建岳只是默默地打着工、还着债,家里的根雕作品还在源源不断地诞生。
成功麻痹不了进取创新
孔建岳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在他的艺术馆里,不少根雕作品边放着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种荣誉证书,其中他最得意的作品《松荫幽约》获得了中国民族民间木文化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打造有宁海特色的系列作品,让大家一看到作品就能想到我们宁海!”孔建岳兴奋地说起自己的计划,“第一期准备雕刻徐霞客系列作品,比如这块树根,我准备雕刻徐霞客笔下的梁皇山。”看着眼前高达1.5米的大块树根,孔建岳心中的梁皇山寻常人难以想象。记者看了孔建岳的构图,简简单单的一笔一划将看着有些奇形怪状的树根化腐朽为神奇,人物、花鸟树木、山间小道等一一融于树根上,可见其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希望更多人传承根雕技艺”
说到根雕,孔建岳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卖出去,而是有没有人愿意随他学根雕这门民间传统技艺。
61岁的严钦良老人因为感兴趣曾跟孔建岳学过两年根雕,但最后没坚持住,他说:“长时间重复做一件事,连我这个老人都坐不住,真佩服我师傅从16岁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孔建岳的妻子林亚敏听了笑着对记者抱怨:“有时候饭吃着吃着人就不见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没人,肯定又是和他的根雕幽会去了。”
谈起传统根雕工艺传承的现状,孔建岳的心情很迫切,“希望有更多人来传承根雕技艺,只要有人想学,我都愿意无偿传授根雕手艺。”(见习记者方景霞通讯员葛主铨)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