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运河济宁段航行的“水上列车”。周建平 摄
□记者 张磊杰
行走半个月,“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报道小组来到山东济宁,终于第一次见到了仍在通航的大运河。无论是可运千吨货物的砂石船,还是当地百姓的小舢板,都在诉说着运河活态的意义。一条充满生命力的运河在我们眼前展开画卷!
运河新河道可通千吨货船
济宁市微山县52岁的关文良这会儿正和几个同伴蹲在白沙村白沙码头上等货船来,“今天要把这些鱼饲料运到南阳镇去。南阳镇在南阳湖的一个岛上,只通水路所以只能船运。”
关文良口中的南阳镇曾是显赫一时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南阳湖与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四湖相连,总称为南四湖,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它三湖大,习惯上也统称微山湖。元代起,南四湖便作为运河水柜,用以蓄洪济运。古运河在此借天然湖道通行,并与穿南阳镇而过的泗水合二为一。南阳镇也一度成了水上运输和商品交易的交汇点和重要的商埠码头,盛极一时。
从白沙码头乘上快艇去往南阳镇,记者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运河“运”字的含义。庞大的运沙船满载砂石在宽阔的河面上缓行,相比之下快艇显得渺小许多。有船家热情地与记者打招呼,也有船家悠闲地坐在船头,用脚拍打不时涌上船头的河水,还有船家在船尾晾晒衣物,这才是真正的水上人家吧!
拖船更是壮观,一个船头拖着首尾相连十多条货船,好似一条长龙,又似一列火车。叫人不觉想到那百年前一样繁忙的古运河。
开快艇的南阳镇村民马令军跑了几十年客船,他说,“自从穿过南阳镇的古运河因为航道太窄废弃以后,上世纪80年代挖的新航道可以通千吨的货船。”听说济宁以北的运河都丧失了航运功能,济宁以南运河还能通往南方,马令军很是高兴。
竹竿巷浸润着江南气息
看过南阳湖上那长似火车的拖船,就不难理解运河为何能带给济宁市一条小小的竹竿巷繁盛的历史。
“电影《两个小八路》你看过吗?”竹竿巷巷口张罗匠厨具百货60岁的手艺人张步财停了停手中的活,看了眼记者接着说,“就是在竹竿巷拍的。这里还拍过《拳打镇关西》。”
竹竿巷的尽头便是济宁的老运河,“要说这竹竿巷还真得谢谢当年运河运输过来的大批江南毛竹哩。”张步财说。
元代开通运河之后,浙江的毛竹、篙竹、黄竹、斑竹及烟杆竹,都由运河向北方贩运,多在济宁中区上岸交易,竹编工匠也随之上岸谋生。竹器行在运河沿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从小就跟着父亲做竹器的张步财现在依旧辛勤地守着老门面,并以此为生。他说:“济宁几乎家家都有竹筛子竹篓子,可以用来晾馒头。”在他的记忆里,这条巷子有着来自江南浸润的气息,“竹器店都是南方那种铺面,一扇一扇窄窄的门,早上取下来,晚上安上去。”
张步财说,“今天的竹竿巷仅剩四五家竹器店,经营内容也在发生变化,更多是从外地批发来竹椅竹凳销售。”行走在巷道,记者看到衡器、厨具等也是其中捎带经营的内容。
现在竹竿巷一带依然是济宁的城市腹地。新修好的运河风光带,杨柳垂岸,是济宁市民的休闲健身场所。离竹竿巷不远,古运河北岸济宁旧城墙上是太白楼。太白楼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大诗人李白曾迁居济宁23年之久,“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消遣,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
无水的南旺“水脊”
无论是仍在通航的济宁段运河,还是因运河生而繁盛的竹竿巷,若没有了潺潺流淌的运河水,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源。而位于济宁的南旺枢纽工程当年便是解决这处运河“水脊”水流梗阻的关键。
“南旺通则运河通!”汶上县文物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刘建康短短七个字道出了南旺之于运河的独特地位。“明代初年,因黄河决口,会通河淤塞,运河漕运中断。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奉旨疏浚会通河,采纳汶上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修筑戴村坝遏汶水,开挖小汶河引汶水至南旺入大运河,在汶、运交汇处设分水口,使汶水北流以济漳河、卫河,南下以济黄河、淮河。这才成功地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难题,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可以说,南旺枢纽工程系庞大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凝聚了数代乃至数十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对此刘建康自信满满。
不过到了清末,铁路运输兴起,海运兴盛,运河航运逐渐废弃,南旺枢纽工程也随之荒废。
当记者到来,昔日奔流不息的分水枢纽早已无水可分。在小汶河与运河交汇的岔口,河道依旧,河底却裸露,长满了青草。
这里建成了济宁市汶上县南旺枢纽遗址公园。园内有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还有从地下发掘出的明代分水龙王庙建筑群。
“只能通过语言和图片向人们讲述,运河南北大畅时漕船、商船、民船往来不息,千樯万艘争先恐后穿梭的盛世美景,总归有些苍白。”刘建康略感遗憾地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