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5月19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种子的力量———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探索公益事业发展新路纪实》,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昨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文明办举行《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牵手现象”价值与品牌》研讨会。
专家们一致认为,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以“商业道”引领“公益心”的发展模式,是公益事业的一种创新。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赵全军认为,“牵手现象”是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实践,是公益组织整合资源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具有探路带动效应,对其他公益组织创新转型发展具有引领效应。
市民政局副局长许义平认为,在公益领域,常见的现象是,大家很有爱心,但不知道参与献爱心的空间在哪里。依靠碎片化的主体很难实现公益目标。而参与的短缺,其背后是渠道的短缺。如何使不能相互替代的各个主体之间形成有机的合作治理机制?这是公益基金会功能实现的决定性环节。他说,以基金会为枢纽,把公益投资与公益服务生产等各种资源链接、交换,由此构成的公益创投模式,将是“一箭三雕”的机制。
当前,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群众的多元化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行之策。但在社会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成为专家讨论的又一焦点。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赵振宇提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四大作用:引导公众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将公益社会组织建设纳入各级社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慈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搭建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在公益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信息披露平台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孵化基地建设以及社区公益组织培育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公共财政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资助和奖励机制;对社会公益组织加强监管。(记者陈敏 杨静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