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站在妻子身后,成了“大配角”。
□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麻万掌 文/摄
昨天,一则“杭州小学生抄作业被父亲吊打身亡”的新闻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再次引发对家庭教育的思考:非要用威吓、打骂的方式规范孩子的行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通过奖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昨日上午,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专家维吉尼亚·M·席勒博士来到鄞州区堇山小学,给家长和老师分享如何通过实施奖励方案,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维吉尼亚·M·席勒认为,当孩子年幼时,奖励方案能使他们将良好的表现和积极的结果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孩子逐渐长大时,奖励可帮助他们尝试并体验良好的行为带来的益处,使其乐意保持这样的行为。
维吉尼亚博士的丈夫、耶鲁大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也现身演讲会。不过,在与家长交流时他表示,由于在大学做研究花费了大量时间,他很少把时间放在家庭里,因此“非常感谢妻子的付出”。
避免通过奖励来制止不当行为
维吉尼亚说,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家教方法,正面管教所有孩子都很重要,但是对有一些孩子,正面管教也许会额外重要。
实际上,维吉尼亚的大儿子小时候也是生性好动而不愿学习,小儿子则在学习读写方面有严重困难。不过,这位临床心理学家正是通过奖励教育方式,两个孩子最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并且双双获得博士学位。
维吉尼亚的“奖励教育”来自于斯金纳行为修正理论。她的做法是,用行为塑造方法,通过一连串的奖励,并加上大量的“讲道理、沟通和爱”,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在分享奖励教育时,维吉尼亚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奖励和贿赂的区别。
“父母对奖励有顾虑,不希望孩子总是期待奖励,重要的是,奖励计划能否帮助孩子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没有奖励。”维吉尼亚说。
维吉尼亚提醒说,奖励并不是贿赂,这取决于奖励如何给予,以及什么时候给予。比如孩子在超市里哭闹,妈妈说如果你停止哭闹,我就给你买好东西。那么这种对孩子的坏行为进行奖励,这就是贿赂。
“不要紧接孩子的坏行为后提出奖励计划,要避免通过奖励来制止不当行为。”维吉尼亚说。
可以尝试使用人际交流式奖励
父母应该考虑在何时使用激励计划?
“当讲道理行不通时,当你反复因为作业、家务、习惯等事情而头疼时,当气氛已经很负面,你觉得无法前行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奖励计划了。”维吉尼亚说。
在具体实施时,维吉尼亚奖励方法是,通过多样性、有趣的图表、证书工具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女孩,帮助孩子们改善自己行为。解决孩子拖床、不做作业等困难。
比如制作一张“清理房间”的图表,记录一周里孩子是否整理床铺、收拾衣服、整理玩具,并在一周后进行汇总打分,并据此进行奖励。
维吉尼亚认为,在实施奖励计划时,家长要掌握控制权,一开始就商量好奖励计划的条款,之后要坚持执行,不要让孩子要求的奖励超过父母认定的合理界限。
“我两个儿子小时候经常打架,我就常常定奖励计划,他们友善时就会加分,当他们嘲笑对方时减分,所有这些都记录在一张图表上,而奖励需要两人共同努力得到。”
维吉尼亚说,奖励应该不局限于糖果之类的物质奖品,还可以尝试使用人际交流式的奖励,比如可以到小朋友家过夜、周五可以晚睡觉、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和朋友去打篮球等。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