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能卖的+不能卖的
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市民知道垃圾分类,却不知道该怎么分类。其中部分人的概念中,分类垃圾即分为可以卖的垃圾和没法卖的垃圾,缺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
随后,记者查看了车站路两侧的分类垃圾箱。这些垃圾箱每组都间隔几十米,上面标识着“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字样。记者翻看这些垃圾箱,在“可回收物”桶里,果皮、剩饭和废旧报纸交杂;旁边的“不可回收物”桶内,多是塑料袋、烟蒂和广告传单等,一路看下来,几乎每个分类垃圾箱里都是各种垃圾混杂、分类不明。
记者采访了街上的几名市民,他们大多表示,扔垃圾时一般采用就近原则,哪边扔着顺手就往哪边扔,没在意分类垃圾箱的不同用途。
而对于我区要开展试点垃圾分类,记者采访的市民中有七成表示了解。“垃圾分类是好事,就是不晓得能不能坚持下来。”其中一名市民如是说,而其余的市民,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分类能减少最终垃圾量
“垃圾处理一直困难重重,居民希望拥有清洁的环境,却又缺少环境补偿机制。”区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减少不同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实现生态垃圾和非生态垃圾的分离,同时促进可回收物资的再生利用,减少最终的垃圾产生量,也可培养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环境责任意识。
该负责人说,这项工作可谓艰难,国内很多城市探索实践垃圾分类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至今尚未有城市真正取得成功。行为取决于意识,想通过垃圾分类这样的行动,推动民众公共环境责任意识的觉醒。
社区实施垃圾四分类收集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在招宝山街道10个小区4528户居民家庭试点。对于不少市民垃圾分类概念模糊、不知从何着手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城管除开展常规宣传培训外,还会建立督导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分类收集情况、督促并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同时,将建立激励制,提高居民参与分类的意愿及源头的分类效率。
近期,工作人员将给试点小区的居民发放垃圾桶、垃圾袋,并将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放在试点小区、社区,居民家庭实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二分类收集,社区实施厨余、可回收、有害、其他垃圾四分类收集。居民要根据垃圾种类,分别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
据介绍,厨余垃圾主要是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果皮等。可回收物主要是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顺利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废旧物品,包括纸类、金属、玻璃、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饮料瓶等。有害垃圾是指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包括电池、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等。其他垃圾主要是除去可回收、有害、厨余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
“为了更好地处理分类后的垃圾,现正在改造垃圾服务站,小型电子垃圾的收集箱也在设立中,骆驼分类转运站的建设工作也将尽快启动。”该负责人表示。(见习记者梅佳燕 通讯员袁晓君)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