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孜运河遗址
“淮北大烟枪”老董
这里曾是控扼漕渠的军事要地,也是商旅百货转承的经济重镇,但因为水患,这座兴旺了数百年的繁华重镇逐渐没落。它就是被称为“洪水走廊”的安徽淮北。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采访团第15站,来到此地,寻访那些充满运河味道的历史遗存,体会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之重要性。
记者 程鑫
运河边的茶馆人家
10多年前,位于隋唐运河通济渠边的淮北临涣,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镇。有一天,它突然出名了:一组临涣茶馆的照片在网上走红,人们看到了久违的小镇生活。一时间,茶馆迎来了大批中外学者。
前天中午,记者一行来到这座已有3000年历史的小镇,被运河人家那厚重淳朴的乡土文化深深感染。
怡心茶楼是目前临涣最大的茶馆之一。茶馆主人是一对夫妻,男人叫郑同川,女人叫张秀侠。茶客大多是乡里乡亲的老者,一壶棒棒茶(茶梗)可以坐上一天,茶钱五角或一元,随便给。
早上5点多,郑同川就要生火烧水,一直要忙到晚上6点以后。茶馆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到他已是第三代。
小贩、苦力,也在茶馆歇脚、喝碗茶、吸袋烟。人称“淮北大烟枪”的老董是河南过来的流浪汉,以此为家,在茶馆一泡就是40多年。郑同川很同情他,给了他歇脚之地。那时的他就爱抽烟,一杆两尺多长的大烟枪,抽得轻松自如。
如今,老董的大烟枪成了茶馆的一道风景。游客找他拍照,自愿给个5元、10元作酬劳,而他对这种“表演”已驾轻就熟。“最多的一天,他挣了2000多元。”郑同川告诉记者。
老人们讲,临涣的茶馆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的临涣,地处隋唐大运河岸边。南来北往的船队延绵数里,停靠在岸,商旅都在这里休整或整装再发。大大小小的茶馆也就应运而生。
上岸祈求航运平安
对那些跑船的船夫来说,上岸休憩喝茶,也意味着这趟航运的平安。
1999年,淮北柳孜码头遗址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在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记者见到了一艘出土的唐代独木舟。博物馆工作人员刘燕介绍,这艘沉船用一根完整的香樟木打造而成,长10余米,没有一颗铁钉。参与发掘沉船的濉溪县文物局副局长丁新说,隋唐大运河之通济渠段从西北、东南方向斜穿柳孜镇而过,沿线集镇由此兴盛。八艘唐代沉船、宋代码头和大批唐宋名窑瓷器的相继出土,在诉说着这块土地昔日的繁华以及航运的凶险。
运河贯通后,航运船只浩浩荡荡一路北上。在一些险段,虽开凿了栈道供纤夫拉纤,但效果并不好,有时绳索一断,几十人就跌落栈道之下,“满路悲号”。
昔日重镇因水患而没落
淮北因水而盛,也因水而衰。南宋光宗五年,黄河泛滥,洪水夺淮入海,通济渠从此淤塞,淮北渐渐衰落。
长时期里,淮北地区被称为“洪水走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马俊亚研究指出,水患是淮北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水患的形成基本上是人为的结果。
唐以前,淮北地区水道密布,主河道均具通航、灌溉之利,维持着良性的生态循环,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那时,淮北是全国粮仓。
1194年,杜充掘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夺淮,淮北水利系统遭到破坏。淮北经济开始衰落。明中后期以后,因维持运道的需要,黄河水流再次被改道,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灾患全部转移到淮北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生态遭到无以复加的破坏。
民国年间,尽管有多名有识之士以导淮为己任,但财政无力负担治淮的巨额开支,很多方案中途夭折。1938年花园口决堤,又让淮北地区成为广漠的黄泛区,再次造成淮北生态的畸变。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