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队代表上台读关于文明跳舞的倡议书。 记者 许天长 摄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张立 王思远 实习生 张智颖
昨晚6点多,海曙白云街道20支广场舞团队的代表,都赶到了联南社区的中央小广场。在广场舞联盟代表宣读完《广场舞文明公约》后,她们挨个上台,在公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们愿意遵守公约,舞出文明、舞出健康、舞出快乐!”台下的广场舞爱好者们异口同声地承诺着。
从今年5月开始,白云街道的居民尝试用一种温和、理智的方式化解广场舞带来的纠纷:成立广场舞联盟,订立广场舞公约,本着舞者自律、互谅互让的态度,让广场舞摘掉“扰民”的帽子。
一个街道20支广场舞队
每当夜幕降临,白云街道辖区内的联丰广场、农工商广场、白云公园等空地以及各社区的小广场内,都能看到广场舞爱好者们的摇曳身姿和翩翩舞步。
街道工作人员做过统计,不算上那些分散的居民,整个白云街道辖区内,共有20支广场舞团队,大的团队有70多人,小的团队也有10多人。这些团队以跳广场健身舞为主,基本上都有音乐伴奏,活动的时间早晚都有。
广场舞团队遍地开花,各类矛盾也随之而来:音乐声音太大扰民、跳舞时间太早扰民、场地不够引起两个团队争执,等等。街道下辖的各社区居委会,都接到过类似的居民投诉。
在广场舞者、附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三方不断的沟通中,一个想法逐渐成型:设计出一份“君子之约”,让广场舞参与者都能接受、遵守,让附近居民都能认同、体谅,把矛盾化解在出现之前。
街道出面成立广场舞联盟
有了想法,就开始尝试。今年5月份,在充分调研了各个广场舞健身点的情况后,街道工作人员将各团队的负责人或领舞人召集在一起,筹备成立了白云街道广场舞联盟,对每个广场舞队的队名、跳舞人数、跳舞地点等都作出了明确的约定。
成立广场舞联盟到底好不好,有了约束会不会影响大家跳舞的热情?广场舞队员、居民都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拿白云庄社区“彩霞”健舞队队长王阿姨的话来说,成立联盟后,有街道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专门指导、培训,跳的舞蹈种类多了,大家就能跳得更加健康、快乐,还有机会参加文艺演出和排舞比赛,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即便有了些许约束,但这也是为了提醒大家自觉自律,互相体谅,让广场舞少受些诟病。
联盟成立后,章程和公约的拟定也提上了日程。从6月5日开始,白云街道广场舞联盟成员、各广场舞团队代表与居民代表、物业代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坐在了一起,探讨《白云街道广场舞文明公约》该怎么写。
热心居民也提了不少意见
自从订立广场舞公约的消息传开后,很多热心居民都主动向社区、街道提出自己的意见。
联南社区的吴女士,自家阳台就朝着社区小广场,每天清晨和晚上准时响起的舞曲声都曾让她烦躁不已,“女儿晚上不能安心做功课,周末也不能多睡一会儿。”在吴女士看来,如果舞曲的音量能小点,控制下时间,她并不是不能接受广场舞。
宝善社区的汪阿潮,是居民身边的“老娘舅”,曾调解过广场舞纠纷。在他的劝说下,每天早上6点出头就会在小广场跳舞的阿姨们,很自觉地将时间挪到了6点半以后,也放低了音量。除了音量和时间,汪阿潮还建议,广场舞公约应该是市民文明行为标准的一部分,不仅要让居民都能和谐共处,还得注意环保护绿和卫生包干。这点也得到了其他居民的认同。
白云庄社区的居民张阿姨,向街道工作人员建议,如果居民因为广场舞而产生意见冲突的,应本着互帮互助互谅的态度积极沟通,或请第三方及时协调解决。张阿姨的这个想法,就被写进了公约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