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迷古砖 藏古砖 制砖拓 藏家周益:做“砖人”有意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来源: 东南商报  作者: 黄银凤   2014-06-12 10:05:47
0

迷古砖 藏古砖 制砖拓

周益自制砖拓

迷古砖 藏古砖 制砖拓

晋人面瓦拓片(周益作品)

迷古砖 藏古砖 制砖拓

汉门亭长狩猎图案画像砖拓片(周益作品)

记者 黄银凤 文/摄 

自古以来,文字砖、瓦当大多是文人学者型收藏家的主题,并且参与相关雅集、赏鉴与诗赋题跋等活动。醉心金石十余年的宁波藏家周益,藏古砖、淘奇石、览古籍、制砖拓,不亦乐乎。

醉心古砖>>>

爱上金石砖瓦收藏

周益收藏,缘自1989年到山东曲阜师大艺术系杨象宪先生处习书画篆刻。“书法篆刻要从秦砖汉瓦中吸取营养”,杨先生的这句话他铭记在心。而同在该校教书的奉化籍画家陈我鸿教授的半块“千秋万岁”瓦当,萌发了他收藏的最初兴趣。

一日,周益到曲阜城墙边的工地转悠,看到一辆运土马车车身下有两块瓦当。他不顾马蹄踢踏,也不顾马粪,迅速把瓦当抢出来。这两块瓦当也引得陈教授艳羡的目光,周益为此得意了很久。

虽然后来得知这两块瓦当只是普通的云纹品种,但对周益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山东的那些时光,在陈教授面前说出的“想当一名收藏家”的诺言,这些,周益都深深记在心里。

周益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见到实物文字砖,是在高中时期。当时,他借宿在一位宁波朋友的办公室中。朋友在文保所上班,办公室里放着一堆刚挖掘出来的文物碎片。其中一块记载着年号的汉代文字砖,深深吸引了他。对他来说,古砖已不仅是书法篆刻的学习工具,还是穿越时光、远去朝代的扑鼻气息。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周益心中播下了有关古砖头的种子。

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周益回到宁海。那时,他爱摄影,一到周末,便背着相机走古村,几乎走遍了宁海。也就是在这些行走中,他开始大量地接触本地的金石砖瓦。特别是2006年,他看到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的《宝甓斋集砖铭》。书中大量精美的文字砖,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由此,他正式开始了金石砖瓦的收藏。

仍在路上>>>

跑遍考古现场访古砖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后,周益的古砖收藏有了变化———他不再满足于将古砖放在书房把玩,而是喜欢去考古现场,看那些砖的原始状态。将近20年下来,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

行走给周益带来的最大感触是,中国之大,文化差异无所不在。就拿古砖来说,浙北、浙东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就浙东而言,宁波、台州、绍兴也有不同;仅绍兴地区,上虞、嵊州也有差别。

有一次,周益开车路途中看到机械车正在一小山上挖土。通过对山头地形的观察和对挖出的大量泥土的判断,一种强烈的信息告诉他———这里有古代墓葬。可转了一圈,没任何发现。当他准备离开时,半座裸露的砖室墓忽然出现在他眼前,而且都是文字砖。周益马上报告了文物部门。

还有一次,周益听说宁海前童古镇竹林附近的山上有人看见过文字砖,上面写着“正德”年号。他当时判断,如果砖头出现在山顶,那塔砖可能性较大,而且明代是崇道的,附近的文峰塔、巽风塔都是风水塔。而有文字的塔砖,在十八陇山的巽风塔就曾出现过。为此,周益连跑三趟到荒山寻找古砖。虽然最终结果无功而返,可不管怎样,他却觉得值得。

 [1] [2] 下一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