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昔日中大河:其河名至少已通行四、五百年之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6-15 07:37:57   稿源: 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昔日中大河

图:河边人家配图 龚国荣 摄

昔日中大河

骆驼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晚报 朱道初)早年曾随单位坐租来的夜船去里洞桥办事,那是条摇橹船,“吱嘎,吱嘎”,船只在暗淡的月光星色下徐徐地摇晃,河岸两旁迎面扑来一阵阵幽幽的菜花香,显得格外幽静。后来才陆续知道船从西门外平水桥出发而行,行驶的河道名叫“中大河”。探索其名称的由来,乡村往往把相对较大的河流称为“大河”,要是“大河”不止一条,那就在前面冠以所处方位,像这条大河横贯镇海江北(拆县分区后即是镇海区),位于中心地带,与“前大河”、“西大河”有别,故而命名为“中大河”。中大河的名字在明代嘉靖志里就能见到,这就可知其河名至少已经通行四、五百年之久了。

中大河来自两支水源,一支是汶溪,另一支是慈溪丈亭江(后改属余姚),后者由夹田桥经过茅洲闸、化纸闸,再折入骆驼桥、贵驷桥,迤逦进入县城,向滔滔甬江泄洪的就是有名的张鉴碶。原先的中大河水源不算充足,被人抱怨为“有流无源”,而河身“迫狭平坦,隘于容纳”,很容易淤塞阻绝,使农田受困,交通梗阻。后在民国初期,依靠旅外镇海籍人士和本地农户的齐心协力,经过大规模的疏浚翻造,这才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利用捐款形成的基金利息,建立“中大河水利善后会”,置办小船,雇聘工人,由工人每天巡行中大河,负责清除河面污秽淤泥,“凡腐秽之物,倾聚之泥,悉予扫除,免成淤积,非独河流清洁,有益卫生”,起到很大的作用。应该说这是很有远见的措施,对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传统也不无帮助。1988年,镇海区成立“中大河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又对全线22公里中大河河道作了全面拓宽、取直、浚深,并且在河岸砌石以防冲刷,在河畔种树以成绿化,整个中大河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中大河横贯整个镇海区,推动全区建成密布的水利网络。从上游下来,薛家河、长应河、江北河、英雄河、香山港,或南或北,往大河的两边撒了开去。在与西大河交叉后,有箭港、周林港、官仓港、郭家港、柴家港、万弓塘河、前大河等连通。由于它跟另两条大河连接,于是浜子港、鹭林港、塔前河也就能互相沟通。镇海本就枕海靠江,入江出海通道不止一端,为此也带来交通的方便。从前镇海男孩出门学生意的特别多,与此不无关系。

“鄞县黄牛礁,镇海骆驼桥”,中大河上桥梁最负盛名的是骆驼桥。解放前,骆驼属于宁波、镇海通往外地的中心地带,其间水路运输繁忙,桥下船只熙熙攘攘,江北、慈城、镇海乃至余姚、奉化各地往来多仰仗这条河,依靠这座桥。新骆驼桥比老桥宽畅,新桥为钢混结构三孔桥,更加彰显出担当交通运输要务的气概。从前骆驼桥下进出的多半是农作物:所谓春季毛笋船,夏季杨梅船,秋季萝卜船,冬季柴爿船,山货田作,应有尽有,各种船只,络绎不绝。

据流传的老话说:骆驼桥得名于“从长石村数过来第六座大桥”简称“六大桥”之言,尔后谐音雅化为“骆驼桥”。于今桥下有块石头镌刻着“六大桥”字样,或许可以成为这个传闻的佐证。要不,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怎么会成为这个浙东名镇的大名呢?从前骆驼桥两岸都布满各种商店、摊位,河北面是正规商行,店面一间连接一间,鳞次栉比;河南面是早晨临时组合的摊位,显得杂乱无序,然而每到上午十点就会清场一空。不过虽说是临时摊位,也有两类摊位是固定的:一类是河鱼摊,另一类是串网海鲜摊,习惯成自然,别的商摊不容随意混淆。附近贵驷桥的建造则有明确的记载: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建造,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为半圆石拱桥。

中大河显眼的不止是桥梁,河道上数以十计的堰坝和碶闸,也夺人眼球。贵驷往东有个大市堰,堰坝设置在河道要口,用于启闭闸门和过船。启闭闸门,是为了节制淡水的需要,或用人工,或用机械。原先大市堰把中大河分为上游和下游,堰坝密闭程度很高,民国初期曾经由于堰坝渗漏,积水受阻,导致上游东管乡出现严重的旱灾。“过船”是指船只经过堰坝,须靠人力拖运。不顾白昼黑夜,只要船只抵达堰坝,需要周围村民帮助起拔,船主一声招呼,岸边人家就会闻声而出。出来的大抵是男人,该户男人不在,就会有女人顶岗。他们自备绳索,各就各位,硬是用肩膀把船只拖过堰坝。堰坝赋有防备旱涝、蓄积放泄的作用,在1959年姚江蓄淡工程竣工以后,大市堰完成历史使命,被改造成为交通桥。

中大河上游的碶闸要数化纸闸和张鉴碶最为著名,它们对蓄水泄洪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化纸闸坐落在长石乡黄杨村安乐寺西,是从安乐寺前三江口迁移过来的。它最早建筑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后经多次维修改制,后期还由关潮改变为进水节制,重新建筑了个数不一的闸孔,且由人力启闭改为电力卷扬机操作,所有这些变化都烙印了沿着现代化规范前进的步伐。

笔者由于退休后蜇居乡下,常要乘车经过中大河的角角落落,不免时有所感,且对于那些热心捐资兴修水利的乡老贤达常心存感激,而对于曾经在寒冬腊月奋力淘河挑泥的往事也总是难以释怀,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以资备忘。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