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嚓嚓,嚓嚓嚓……”清脆的剃刀声过后,老人原本有些凌乱的花白头发变得整齐、利落。老人接过镜子照了照,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志愿者董财珍放下工具,抹了抹额头上细细的汗珠,继续工作。
今年49岁的董大姐是江北孔浦街道怡江社区里的“红人”,从前年开始,她便每个月定期两天为社区里的老年人义务理发。
10多年前,董财珍在社区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周围的老老少少都爱找她理发,因为她不光手艺好,更重要的是她耿直、热心。
董财珍记得她入行不久的某个凌晨,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附近有位老人当天夜里去世了,家里人想给老人理个发,让他体体面面地走。于是,老人的女儿连夜上门来请董财珍。董财珍二话不说,带上工具随同前往,理完发回到家已是凌晨3时了。
这样的事情,董财珍碰到过好几次。几年前,社区里有个癌症患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临终之前,其妻找到董财珍的理发店,请她给丈夫理发。董财珍放下手头的活,马上前往。“她丈夫奄奄一息,瘦得皮包骨头,看着有点可怕,又令人心酸。”董财珍边理发边安慰对方“会好起来的”。临走时,她坚决不肯收钱。
2012年,因为要照顾上学的小女儿,董财珍把开了10多年的理发店关了。可是社区里的老年人留恋董财珍的老手艺。她与家人商议后,决定每个月定期定点为社区里的老年人义务理发。看到董大姐如此热心,社区为她专门开辟了一个地方,取名“爱心理发室”。
起初,老人都觉得过意不去,会塞钱给董财珍,可她总是笑着推辞。现在,每到义务理发日,就连附近其他小区的老人也常常慕名而来。
对于社区里那些腿脚不便或者卧床不起的老人,只要一个电话,董财珍就会上门服务。董财珍家对门住着一位80多岁的婆婆,十多年来,她的头发由董财珍一手包干了。
“其实这些小事不值一提。多做善事,邻里关系融洽了,自己住着也开心。”董财珍腼腆地说。宁波日报记者 王伊婧 通讯员 陈海燕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