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报道
2012年2月,慈溪市成立了四个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涵盖了不同级别的幼儿园,定期开展活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两年多来,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为慈溪各级各类幼儿园建设和教师成长搭建了新平台,促进了慈溪学前教育由“规范”向“优质”转型,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园。
四个教育共同体抱团发展
慈溪小型幼儿园多,教研组织人员缺乏,怎么办?幼儿园新教师、年轻教师多、职称率低,教育水平怎样尽快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没有参加市级教研活动的机会,如何弥补培训缺失?这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慈溪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邹霞芳。
慈溪现有幼儿园254所,其中小型幼儿园176所;幼教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匀;新入园教师比例高;园级教研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次数少。
调研过程中,邹霞芳发现,虽然存在不足,但也有不少的优势条件。比如,许多龙头幼儿园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教师团队,为慈溪开展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殷实的条件,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现有镇中心幼儿园及农村园集团幼儿园有向龙头幼儿园学习,提高办园质量的迫切需求。
为解决幼儿园发展中的难题,从2012年2月开始,慈溪市建立起了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是一种幼儿园之间联合教研的模式,是根据幼儿园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联合互动,共同开展教研,从而形成一种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有效教研活动机制。
慈溪市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共有四个,每个共同体由省一级幼儿园、各镇(街道)中心园和公办园、各村级幼儿园组成。发挥示范园的引领,镇(街道)中心园和公办园的帮带作用,改善薄弱街道的幼教水平,促进全区幼儿园共同、均衡和协调发展。
聚焦关键问题 研讨各有特色
张博是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也是学前教育共同体活动的“把脉人”。两年多来,张博参加各类教研共同体现场教研20余次。尽管张博的点评总是严格犀利,但看到老师的进步、幼儿园的变化,张博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聚焦关键问题,实行按需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每个教研共同体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次研讨共同体计划前,指导业务园长对本园及本镇内的问题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找出1~2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明确共同体活动的内容。”张博举例,针对农村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日活动及周计划的制定》学习、《新手教师带班行为规范化》研讨等。
随着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每个教研共同体逐渐有了各自的特色。第一教研共同体以示范园引领———公办园展示———中心园交流———村级园学习的层级模式开展活动;第四教研共同体开展草根教研行动,将一个个生动的、来源于一线的、直接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生成教研主题。
两年半来,共同体共举办教研活动91次,近1500人参加。80所幼儿园获得活动承办权,有近100位教师成为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展示者、论坛、交流的主讲者、主持者,其中有不少是村级幼儿园的教师,这在2012年之前,农村园的老师们想都不敢想。
一位村级园的老师在上过展示课后感慨:“为了这次上课,我反复磨课、试教、修改。第一次试教,老师你一句我一言对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在中心园和实验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下,活动目标越来明确、环节越来越成熟。”
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让教师的一日活动随之变得有序、有效,这也使得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变得越来越好,学习品质也进一步提高。”张博肯定地说。
选择一所幼儿园,对于家长们来说,除了硬件设施,最关心的,还是学校将会有一批怎样的教师。
博爱幼儿园这几年教师成长速度很快。教师职称率、持证率分别从2010年的71%、74%,提高到2014年的100%,94%。有一名教师有了高级职称。
作为一所民办园,这样的师资无疑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也就不再需要跑远路选择其它幼儿园入园。
2013年数据显示,慈溪市省一级、二级、三级幼儿园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2所、26所和104所。
慈溪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宗群表示,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要求正在由“好入园”向“入好园”转变,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的重点,也必将由“建园舍、扩规模”为内容的外延式发展向“强素质、提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转变,慈溪正努力实现学前教育进一步优化,并由“规范”向“优质”的转型。东南商报 吴彦 孙旭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