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立刻切断电源,一把将小康拉了过来。
小康的右手一片鲜血,痛得眼泪直流。父亲匆匆找来一块干净的布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就将他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康右手小指大半截皮肤像套子一样断离分裂,骨腱组织也露了出来,那截指体已经离开小康的肉体一个多小时,毫无血色,一阵冰凉。同时,小康右手中指变得畸形,方向被反了过来。
医生诊断为:“右中环指末节粉碎性骨折,右手3~5指碾压伤,右小指脱套状离断。”
目前,小康已完成了手术,究竟能否痊愈,要看恢复情况了。
“小候鸟”暑期最容易受伤
市第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耀鹏告诉记者,每年暑期,是儿童意外高发时期。“小孩子一放假,就容易出事,病例至少比平时多3倍。不过送过来的,大多数是‘小候鸟’。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干活,什么都很新奇,难保没有意外发生。”
黄耀鹏说,平时儿童手伤一天最多也就一个,可前天一连送来了5个。这些病人中,有2个被机器轧伤,2个被玻璃、刀等利器割伤,还有一个4岁的小孩在超市玩耍时左手被自动扶梯卷入。
前天,该院小儿骨科也忙得不可开交,上午门诊就看了70多名,还收治了7名车祸儿童。据统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为5~9岁儿童;在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主要是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
直到现在,彭琳瑞还时常会看到多年前被摩托车卷进右腿的一位病患前来治疗。“那个男孩出事时也就10来岁,当时伤得也挺重,骨头都散落了。后来手术还算成功。不过由于他的身体尚处于发育期,最难的治疗还是后遗畸形矫正。”彭琳瑞说,男孩现在也有18岁了。儿童时期一旦造成伤害,会有很多后遗症。
-专家建议
适度体验“危险”满足孩子好奇心
专家表示,很多孩子“以身涉险”多半是出于好奇,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在成人控制的范围内适度体验“危险”,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千万不要为了防止孩子暑假跑出去,把孩子放在家里一锁了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桑标教授通过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适度体验“危险”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儿子辨别危险。
儿子两岁多时对热水瓶发生了兴趣,桑教授没有严厉地斥责和阻止,而是把儿子抱到热水瓶前,指着热水瓶口说“烫,会疼,危险”。然后打开热水瓶的盖子,让孩子看到冒出来的热气。当孩子充满好奇时,轻轻拉着儿子的小手,在热气的地方停留感受了一下,孩子立刻主动缩回了小手。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会靠近热水瓶,反而经常指着热水瓶提醒大人“烫”。
另外,彭琳瑞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横过马路时须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搭乘公共汽车时,后背尽量靠紧座椅靠背,站立时抓紧扶手;下车时要注意观察车后方,确认没有车辆驶近。一旦发生意外,有伤口出血,就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也可以就近送去卫生院进行消毒,再送往大医院进行诊治。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伤口感染。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