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跨越百余年,“小白礁Ⅰ号”出水 整船修复预计需8至10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7-12 07:46:49   稿源: 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跨越百余年,“小白礁Ⅰ号”出水了

跨越百余年,“小白礁Ⅰ号”出水了

图为水下钉标牌、船板出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周燕波 通讯员陈娅秋)自5月22日宁波日报报道“小白礁I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启动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关心这艘在水下“沉睡”近200年的古船什么时候能“重见天日”?昨天,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小白礁I号”的船体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船体经水下冲洗、拆分、编号后,已通过起吊架打捞出水,已转入保护阶段。同时,新出水一批船载文物。至此“小白礁I号”的船体发掘工作告一个段落,今后整个项目的工作重点将转向保护修复与研究整理。

据悉,这批文物与船体构件在经过一系列的保护处理后,将打包装箱,运往位于北仑春晓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计划于10月向公众展示。到时,观众可前往博物馆一睹这些珍贵文物及古船部分躯体的“真容”。据专家透露,整船修复预计需8至10年。

海底寻宝千余文物

“小白礁I号”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沉没于清代道光(1821~1850)年间,埋藏在水下约24米的海底。沉船遗址位于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处。沉船于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2009年实施了重点调查和试掘;2011年进行了遗址表面清理;2012年基本完成船载文物发掘;2014年5月21日启动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

经过来自国内外的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和20多名知名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的艰苦会战,“小白礁I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据初步统计,这次新出水文物共有145件,品种十分丰富,有瓷、陶、木、铜、银、锡、铅等种类,除了青花瓷碗、五彩瓷碗、陶罐、紫砂壶、砚台、锡盒等器具外,还有若干铜钱银币,玉石印章等。另又出水鄞州特产的梅园石板材近300块。加上往年已出水的文物,在“小白礁I号”古船上共发掘文物1050件。本次出水船体构件有244件,包括船的龙骨、肋骨、隔舱板、舱底垫板、桅座、船壳板等。

木制船身成保护重点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象山石浦港,登上了“小白礁I号”船体发掘与保护工作的“大本营:———“满洋2014号”主工程船。记者在船上看到,从水下吊捞出来的一块块船板静静地躺在甲板上,每块船板已经被考古人员贴上了编好号的标签,工作人员不时地向这些船板喷水。据工作人员解释,因为沉在海底时间太久,这些木板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经不起太阳的暴晒,故这些还未浸泡处理过的船板必须随时喷洒蒸馏水,以保持湿润,防止木板晒裂。

在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国聪用手指了一下那一大堆覆盖了厚厚隔离布的东西说:“这是正在浸泡处理的船板,我们要对它们作一个初步保护。”然后又指了一下旁边几个木板箱:“这是已经保护好了的船体构件,这些木箱就是为它们量身定制的,今后这些船板将搬到它们的新家———位于北仑春晓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考古人员将在那里对它们进行边保护边展示。到时观众可以隔着玻璃窗看到考古人员对它进行修复。

古船实证中西合璧

据林国聪介绍,这次“小白礁I号”船体研究有新发现。从这些“重见天日”的船体构造看,此船主龙骨长达14.25米,艉龙骨残长6米,造船所用木材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经多位国内权威古船研究专家分析,“小白礁I号”既具有水密隔舱、捻料捻缝、铁钉连接船板等典型的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特征,也保留了一些国外的造船传统技巧,如以密集肋骨为横向支撑、双层结构的船壳板内夹植物纤维状防水层等,可以说是中外造船技术互相融合的实物例证。特别是船体舱壁与框架的互用结构,被称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的首例实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和研究价值。在场专家对这个新发现十分感兴趣,将在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据专家说,这艘沉船之所以保持相对完整,主要得益于装在船底的石板材。这些产自鄞州的梅园石既是商贸货品,又起到压舱保持平衡的作用,因为有石板材压着,船体才没被海水冲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力军说,从这些板材可以断定,这是一艘从宁波始发的商船,再次佐证了宁波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港口的地位。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