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海古今合璧复活千年水渠:竺家洪砩 古渠流新韵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4-07-16 09:54:32

【浙江日报】竺家洪砩,古渠流新韵

湖砩一景,千年古渠,姑娘浣洗。

【浙江日报】竺家洪砩,古渠流新韵

千百年来,流经村庄,灌溉农田,这是湖砩的使命。

【浙江日报】竺家洪砩,古渠流新韵

湖砩穿越的,不仅是历史,还有明天。

【浙江日报】竺家洪砩,古渠流新韵

湖砩入口。

浙东沿海,台风季将至。人与水的话题,重归热点。

在宁海岔路镇前后娄村的一大片区域内,几百亩的水稻田心满意足地泡在足量的水分中,一旁的玉米地已经长出了大大小小的棒槌,农业的生机因水而勃发。这一片远离白溪,周边没有什么河道,至今,灌溉仍然依靠先民开凿的“竺家洪砩”。

千百年来,中国农耕大地上就这样建起过无数个风姿绰约的水利设施,只是沧海桑田,而今他们或都不再是当初的面貌,包括眼前的“竺家洪砩”。

“竺家洪砩”忍不住发问了:此身还有用吗?古人的智慧会“过期”吗?今年开始,一场“古为今用、古今合璧”的古渠修复实验,就在这一条最普通却又幸运地保存较完整的千年湖砩上展开了。

一条砩一方沃土

《宁海县志》里还没有开出岔路篇的时候,岔路平原只是白溪河套上的一个冲击扇,上面铺满了沙石,荒芜一片。漫长岁月的功用便是慢慢把人烟拉拢、聚合,这块土地上才开始有了饮水、耕作、兴建设施的环境要求。

“白溪之水‘盖冬则泻之使去,春夏则蓄之使来’。”这就是古代岔路先民兴修水利最朴素的科技理论。

在中国,传统科学与技术思想的背景是“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食”又成为“本”中之“本”。如果我们仔细查考,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技的内涵是以“农耕授时”为轴心,譬如水利。

明代,岔路平原已经生活着十几个村庄,开辟了上万亩良田。根据农耕时令的引水工程,便也经年累月地开始了:先民先在白溪河道上筑堰坝,又在岔路平原上开挖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引水渠,有的接通农田,有的引向村落,他们称这种人工开挖的水渠为“砩”。

翻阅词典,也未发现“砩”有与水有关的解释,看来,这“砩”也是这里的先民对他们的水利设施的一种独特的称谓。而“竺家洪砩”就是建于那个年代。

据现存于岔路镇花堂村的《花台门葛氏宗谱》载,明洪武七年,岔路先民葛和中奉旨修建“竺家洪砩”。

水利连着一方水土。葛和中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他“常环顾田里南阡西陌非不饶裕,苦无救旱之水,故岁时丰歉不等,于是遂有浚砩之志”。经过了无数次的踏勘之后,他发现上游竺、洪两姓居住之地乃是浚砩的必经之地,唯恐要受其阻挠,他踌躇于利害功过之间,对“竺家洪砩”的开凿作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并绘其图,以报朝廷批允而后举事。可见,那时的祖先已能熟练地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竺家洪砩”砩口自今岔路镇前后娄村开始,分两支水路逶迤环绕于岔路平原上。当年的榜文描述:“签圳一十五里,造砩一百余丈,大沟七十二处,暗涵三十二处,灌田三万七千余亩。”建成后,专门有砩长进行管理,“每岁春,葛姓砩长督催各姓筑堰使障桐洲之水以归于一派,盖冬则泻之使去,春夏则蓄之使来。”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岔路先民就是这样在白溪岸边建起了防洪坝,在溪滩上夯土造田,开渠引溪水灌溉,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这一方养育人的沃土。

一条砩几度风雨

古渠今用,有人说是因为水利是与自然达成的最佳方程式,没有雷同,只有创造。就像都江堰的过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巧用,解决了很多复杂的地形缺陷,眼前的“竺家洪砩”也藏着非此不可的智慧。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