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家洪砩”可以分为两种部件:闸和渠。
在入口处,一个两米多宽的闸门牢牢镇守着,时刻等待着开闭的指令。在这片水乡平原,甚至整个宁波,这样的闸门并不少见,它起着拦洪、蓄水的关键作用。
懂行的水利专家会娓娓道来,宁波平原近海、连山,农耕时代,以水稻种植为主,但近海,地势低平,咸潮要顺着江河上溯,水稻不耐咸卤,天旱时咸水倒灌,农作绝收,所以必须将咸潮挡在用于灌溉的水网之外。而宁波又连山,平原三面是山,处于季风区,年降水量大,降水按季节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既要排得出水,以免内涝,又要蓄得住水,以利灌溉,同时还要达到阻咸蓄淡的目的,只有建造水闸。
闸和渠一守一引,构成了全长5.5千米的“竺家洪砩”,由前后娄村从白溪引水,流经花堂、隔潭、上畈等自然村落。千百年来,在水利科技的福泽下,岔路平原的百姓倚砩而生、倚砩而兴,绵延着后代和历史。
“5.5千米这个数字,只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竺家洪砩’,它的规模已比历史上小了很多。”湖砩沿线葛潭村的一位老村民尽数着历史:1984年,坝址上游300米处新建一条拦水坝,严重影响了水量。到了1998年前后,一条高速公路截断“竺家洪砩”,古砩进行了首次改线,后来,工业园区取代了部分地块,砩也多年失修,主干渠道淤积、渠道挡墙坍塌、渠道漏水严重,影响了灌排,到最后,洪砩灌溉面积也只剩一两千亩了。
可是,再小的农田也是离不开水的。流淌着农耕血液的民族有着对水利本能的维护。
“我家门前这段湖砩是我清理的。”白发苍苍的老农这样说道,原先这段湖砩因多年废弃,从三四米宽缩减为一两米宽,渠内也是杂草丛生,还有不少生活垃圾。他和村里乡亲一锹一锹挖出了如今的新湖砩,继续取水灌溉。他也坚信,简单的湖砩虽历经千年风雨,但在灌溉引水方面,依然有着卓越的功能。
一条砩命运扭转
朴素的袭用,牵引出更多大胆的设想。
今年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湖砩正式启动生态性修复工程。这次的目不是找回一条摆设的景观河,而是重新布局渠、沟,恢复“竺家洪砩”的水利系统。
有源才有水。“竺家洪砩”的第一工程便放在了源头。在起点白溪源头,堰坝足足加高了30厘米,足以容纳更多的山水,白溪流入洪砩的入口处,一个可以自由升降的水闸已经完工,实时监测着水位的“晴雨表”。即便今天的修复带着浓浓的历史印记,但新时代水利科技的植入,却是清晰可循的。
“别小看这个现代随处可见的活动水闸,这是古人所无法完成的工程。”一位水利专家告诉记者,古代留下来的水闸大多建在支河口上,因为大江河中建造水闸,按古代生产力的水平肯定无法实现。就算建在支河口,整扇的闸门,也是难以启闭的。如今,现代化装置却可以精确控制水渠的流量,就像“水龙头”原理,需要多少水,放多少水,一点也不浪费。
而今式建筑与设计,也开始在古老的渠道上寻找扎根点。
在“竺家洪砩”的河渠断面,仿松木桩加植物护坡的复式断面一一垒起,在高坦的湖砩部分,则采用干砌石矮挡墙加植物护坡的复式断面进行修复。这种现代公园的设计方法,用到水利设施上给水渠增加了无限美感。
难怪老乡们直叹:“江南水乡平原上村村绿水环绕,小桥流水的美景,多是水利设施不经意间留下的胎记,而今这些胎印更有时尚味道了。”
“竺家洪砩”的修修补补并不是重生的重点,沧海桑田,大砩有些路段已经与今天的城市格格不入了。尤其工业区一片,渠道已经不再,断了的渠又卡住了下游千余亩农田的水源。通过全局疏导规划,岔路镇决定开挖一条支流沟壑,打通断层,并在重要流段新建和维修防洪堤。
“这样整条水系疏通,可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使整个项目区的防洪体系形成为完整的闭合圈,农田基本得到保护。”镇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竺家洪砩”今世的改造还有更多期待。一项测算表明,通过实施岔路镇浙江湖砩治理项目,可增加灌溉面积1500多亩,使该片的农田总灌溉面积达到5000多亩,使缺水的荒田重新耕种,据估计每年可以增加收益500万元,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而且项目实施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升级,将使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站在“竺家洪砩”的修复现场,望着坝下的一片绿意,岔路平原百姓耕种生息的场景,从古至今,仿佛一幕幕电影在眼前掠过。那样的重生,带着浓浓的历史印记,又与今天紧紧相连,没有遗憾,也没有偏颇,而历史就此延续。
浙江日报记者陈醉县委报道组陈云松通讯员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