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翁维根和妻子新婚时全家合影。
忆父母,诉说家族往事
翁维根回忆,父辈为人之好,是当地叫得响的。“我爹爹名叫史谌,字永年,生于公元1892年,为人勤恳,乐于助人,常常代人写信,书写婚约、租房契、买屋契和买田契等,从不收取报酬。又常受聘到结婚人家处理总管事务,或给予贫苦乡邻经济上的援助,以解燃眉之急。遇到不好的收成年头,农民们要‘抛青苗’,来爹爹地方赊谷子度日,爹爹多不计较偿还,仅凭借者自愿;也不计较多寡,借钱也多如是。”翁维根说,在骆驼桥乡邻中,“永年先生是善良人”是有口皆碑的。而母亲林氏翠英,性格爽直,虽然不识字,但是为人处事大方善良,极讲信用。
分家后翁史谌外出学艺,学成后回到故乡骆驼,在邮局旧址西首开设了小店——“福昌”,以首饰加工、绱鞋为业,诚信经营,深得顾客信任。在营业逐渐兴旺,经济慢慢好转之后,扩大了店里的经营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种类售卖。店内从采购、加工管理到门市销售,都由翁史谌和妻子两人一手操办。在他们的精心操持下,生意兴隆,声誉四扬,在1934年10月店面搬移至原骆驼西街18号宝丰弄东首一间半店面的楼屋,再立招牌“翁福昌”,这也是翁史谌创业的昌盛时期。但他有钱绝不乱花,仍勤俭度日,兄弟虽已分家,各自立业,但还是尽“长兄代父”之责,助两个弟弟成家立业。
“抗战之前,翁氏松房已经有七口人,母亲为此多方筹谋,想要分担经济压力。恰逢叔父史誴从上海买来一台缝纫机,母亲如获至宝,马上开始学习使用,从此,店里就多了一项缝纫加工的活,专为绱鞋店加工缝绣鞋口。她手工精细,加工费便宜,交货时间从不耽误,订单也纷沓而至。加工品数量增加,母亲又是一个较真的人,只要有人要求加工,就来者不拒,十分迁就别人。光靠白天无法完成的工作,就在夜里加班加点,常常忙到半夜。有时为不失信用,就趴在缝纫机台上打个瞌睡后继续工作,通宵达旦。长时间赶工,不免出现因疲劳过度,额头撞到缝纫机上,或者是手指被针戳到等情况。但那些年,母亲从来没有一次不是按时完成订单的,这也让大家交口称赞‘永年嫂的吃苦精神谁都比不上’。”翁维根回忆父母,感慨万千。
抗日战争后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投机商互相倾轧,大发国难财,翁史谌这样老实的经商者则每况愈下。当时翁家的家境已是外强中干,家中有这么多人口,只得另谋出路。翁史谌和张顺记阿青叔去黄沙闸运稻谷,帮着划船,却不慎被水草挟到河里,回家时身体冻得发紫。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翁史谌也从来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人,在几乎倾家荡产的时候也恪守承诺,将欠下的500元还清。终其一生他都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过来。
林氏翠英伴随翁史谌历经风雨,患难与共四十年。后来翁史谌因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在临终前拉着妻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家中帐子、被头,再不要自己洗了,两元一工,叫人洗吧……”母亲一生勤俭节约,这是她在长期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养成的习惯。
“这几年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我还是倾向于过节俭的生活。母亲从小告诉我,‘千日有,不忘一日无’‘一斗米,尤可俭;一升米,节莫及’。”翁维根对于“节俭”这个美德,似乎是刻进了骨子里,厕所一竖架的脸盆用以节水足可说明这点。
“小时候家里穷,难得有新鲜的菜可以吃,但如果有,母亲肯定会留一份给周围的邻居尝尝鲜。这个时候,母亲会告诉我,‘邻居碗对碗,亲戚盘对盘’,做人切不可小气自私。”翁维根说,就是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让他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是老百姓朴实的为人处事品德,应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会这些。”
沿袭自父辈的热忱、乐善好施,翁氏松房家族对待外人尚且如此,对家人也有这样一个约定,无论哪个家族成员有了困难,大家都应当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2012年,有一个家族成员生重病住院,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给他送去了大家族的温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