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一件件藏品,是感知宁波“文教之邦”的钥匙

——探营正在筹建中的宁波教育博物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7-20 07:04:58   稿源: 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一件件藏品,是感知宁波“文教之邦”的钥匙

慈湖书院月课考卷。

一件件藏品,是感知宁波“文教之邦”的钥匙

1940年的训导证书。

一件件藏品,是感知宁波“文教之邦”的钥匙

陈合传带回来的企鹅蛋和南极矿石。

藏品故事

200多年前的试卷,墨迹仍黑亮如新

在征集到的藏品中,有一批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宁波考生在科举考试中的试卷,来自月湖、崇实、孝廉堂、慈湖、德润、鲲池等10多家书院。

这是一份慈湖书院月课考卷的复印件。原件为宁海籍著名收藏家、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储建国所藏。“这张试卷距今已有200多年了。”胡审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翻开试卷,记者发现整张试卷只有一道题目,就是要求考生根据孔子门徒冉有的一段话写一篇议论文。考生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最后还附有一篇诗赋。细看这份试卷,记者发现,试卷上的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大小齐平。胡审严告诉记者:“这是馆阁体,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以这种字体应考。”

“你看,所有的字笔画分明,而且全文不能有一处涂改。”胡审严曾看过这份试卷的原件,让他惊叹不已的是,“字体发黑发亮,即便200多年过去了,墨迹依然鲜艳如新。”

整张试卷中,改卷者留下了很多记号,很显然他对考生是持欣赏态度的,他对试卷的评语是:“亦融合亦分明,养到功深手柔腕熟。”

这份试卷的考生叫童兆年。在此次考试中,他获得“超第六名”。“超第六名已经很了不起了。”胡审严表示,月课卷评分分为“超”、“特”和“一”三个等级,“超”是属于第一等的。

更有意思的是,此次考试拿到“超第一名”的,就是有着“慈溪四大才子”之称的冯君木。事实上,“超一等”到“超五等”的考生名字在试卷封面被一一列了出来。在胡审严看来,这样能够对考生起到一种鞭策作用。

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胡审严告诉记者:“这份试卷是参加乡试之前的应试考卷。” 

据《宁波市教育志》记载,当时书院实行月课制,“每逢朔望(每月初一、十五)课期,由主办官员或山长命题,学员领题回家,限七日完成。”

明朝状元卷上,发现阅卷的宁波高官

宁波教育博物馆(筹)还征集到了一份“明青州县赵秉忠状元卷”的复制品,真品珍藏于山东青州博物馆。“在这份状元卷中,我们意外发现批阅这卷子的9位阅卷人中,有一位是甬籍高官沈一贯。”胡审严说。

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史中,曾出过众多状元,但由于战火等原因,存于皇宫中的状元卷都已散失。“目前,除了山东青州博物馆,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还存有状元卷。”胡审严介绍说。这份“明青州县赵秉忠状元卷”是明朝青州人赵秉忠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考中状元的殿试卷。卷长3.3米,宽38厘米,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6个朱批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十分气派。之后的正文内容有2460个字,是当时赵秉忠根据万历皇帝出的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用一天的时间答写的,是典型的八股文,字迹十分端正漂亮。正文之后则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和姓名,其中位列第二的就是“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沈一贯”。

沈一贯是鄞县(今鄞州)人。隆庆二年(1568),沈一贯在科举考试中成为三甲进士,之后他节节高升,官职最高至内阁首辅(宰相)。沈一贯诗文俱佳,有《啄鸣集》传世,另有《易学》十二卷、《敬事草》十九卷,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

民国时期的训导证书,记下学生操行评语

宁波教育博物馆(筹)征集到了一份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训导证书的高仿本。“这份训导证书是由鄞州区正始中学捐赠的。”胡审严告诉记者,“原件还保存在正始中学。”

记者看到,这份训导证书一张奖状大小,用繁体字竖排书写着:“学生徐炳鉴系浙江省镇海县人,现年十六岁,在本中学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核合格,此证。”

对这位徐炳鉴学生的操行成绩考语是:“心地坦白举止有方,对于学业颇知奋勉。”看得出来,当时的操行评语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素质教育综合评分。

训导证书上,落款是“浙江省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校”,“当时的正始中学位于现在的白沙路一带,正始校名有着‘训正作始’之意。”胡审严说。

让记者好奇的是,当时对于学生操行的考核标准是什么呢?“大致跟现在差不多。”胡审严表示,“就是爱国爱家、勤奋学习、尊师爱幼等。”

胡审严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宁波一些学校纷纷撤往乡村,“甬江女中迁到了奉化,鄞县县立中学迁到了宁海,而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校则迁到了横溪。”抗战结束后,很多学校又迁回城里,但正始中学却留在了横溪,就是现在的鄞州区正始中学。

从《宁中组歌》,看抗战时期的宁波中学

在50佳藏品中,宁波中学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集———《宁中组歌》也赫然在列。记者翻看了一下,发现这本歌曲集包含了《起床歌》、《早操歌》、《进餐歌》、《洗澡歌》、《宁中音剧团团歌》和《篮球队队歌》,从中我们基本能了解那段时间宁中学子的学习和生活。

时间追溯到1943年,那一年,宁波中学从嵊县玠溪村搬迁至磐安县大皿村。大皿地处崇山峻岭的括苍山脉深处,给了学校一个相对安静和稳定的环境。在大皿村的3年时间,吕漠野、陈有文和王玄明老师共同创作了《宁中组歌》。

胡审严告诉记者:“这本歌曲集是根据宁中学子的回忆整理出来的。”据说,当时这一首首富有宁波中学特色的歌曲经常回荡在大皿的山涧溪畔。

事实上,在大山里的3年,学生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这从《进餐歌》中可见一斑,歌词描述道:“又是几粒黄豆碗底里攒,又是几片腌菜卤里酸,吃厌了没油的豆腐滋味淡,难得有青菜是黄又干。”

那些日子,虽然没有正规的校舍,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却一点也没有放松。《早操歌》里就有唱到“棉被,折得平,放得正,四角棱棱,像我们的人品;褥子,铺得平,掸得清,平坦干净,像我们的良心。”

“尽管歌曲集里有《洗澡歌》,但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洗澡几乎成了奢望,尤其是冬天。”胡审严说,很多学生身上因此长了虱子。

即便如此,学生们仍以能在敌寇铁蹄缝隙求学为幸,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早晨,山坡上、小溪边,处处是琅琅读书声;而到了晚上,桐油灯下,亦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身影。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学业出色的学生比比皆是,有不少学生毕业后被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

这段艰苦求学的日子,也成为很多宁中学子人生中难忘的一段记忆。原台北中华电脑中心总经理楼思仁在《宁中忆旧》中写道:“在大皿,我们有一个非常安静良好的念书环境,清晨步下河堤,在河边洗脸漱口,傍晚在河边散步,晨操有时集体跑步,有时爬校后的山岭……”

此外,在50佳藏品中,还有宁波二中1960届高中校友陈合传参加中国南极中山站考察时带回的企鹅蛋和南极矿石,使浙江实现国际“奥数”比赛金牌零突破的、由镇海中学学生沈才立获得的国际“奥数”比赛金牌……“这些藏品每一件都十分珍贵。”胡审严说,它们记录了宁波教育悠久而璀璨的历史,也将对后人起到激励作用。

记者手记

用口琴二胡给学生伴奏

在采访中,听胡审严把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他口中那些生动的细节在记者脑海中幻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让记者不仅感叹宁波教育历史的厚重和璀璨,还有很多思绪的触动。

在讲到《宁中组歌》时,胡审严讲了这样一件事: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要求宁中的李平之老师教学生唱日文歌,被李老师以不懂日文为由拒绝了,但日本侵略者并不罢休,“他们对李老师说,不懂日文,曲谱总是懂的,”他们把日本国歌的曲谱写在校园的墙上,要求学唱。“当时,李老师热泪盈眶地说:我们是中国人不唱日本歌,不做亡国奴!学生们更是失声痛哭。”言传身教,李老师的这种行为本身就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爱国主义课。“那时老师们用吹口琴、拉二胡给学生们伴奏,”胡审严感叹说,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在音乐教室里都配备了钢琴等各种音乐器材的情况没法比,“但可以看出,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学校对学生在体育、美术等各方面的培养依然十分注重。”

沈海驯则在介绍中提到了宁波籍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林崇德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宁波接受的基础教育,细数了很多获益之处,“林崇德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小时候老师教给他们的)做人要善良、诚信、认真”,沈海驯感慨地说,高贵的品德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这比让学生知道一加一等于几重要得多!”

一件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和细节还有很多,它们是我们感知宁波教育发展史的“钥匙”,也是我们反观现代教育利弊之处的“镜子”。

□宁波晚报记者 梅薇 金晓 实习生 宋赟/文 胡龙召/摄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