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走下了其中的一个深坑。坑中,有一排石块,或垒或砌,感觉很有规律。
“这里面的部分垒石,夹杂有六朝古砖。”跟钱江晚报记者一起下坑的,有宁波文保所的工作人员。他肯定地判断。
坑内的另一个角落,有圆形的凹洞,这位工作人员说,这是古代的酒灶。
公元833年以后,小溪(古时的鄞江)古城内所有的石料都用于南塘河二岸的水利修缮;到五代,明州故城基本荒废,直到北宋至元代,古城内外才重现繁盛,出现了大量的民居或烧酒坊;当时有个叫小溪子库,属于酒库的一种。工作人员说,现在看到的酒灶,很可能是那时候的。
他指点着给钱报记者看:在酒灶边,散落着石磨残骸、捣米的小石臼残件,还有大量瓷片,他判断是宋元时期的:“这说明宋元时期,这里是有人居住过的。”
而在另一个大坑里,工作人员指给记者看到了更多大小不一的碎瓷片,宋元明清的都有。
再次从坑中回到地面上,仔细看去,地面上挖掘出的石块,和两个大坑是处在一个直线上。
“很规整,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工作人员说。
上世纪70年代
鄞江曾发现过古墙遗迹
发现大坑的地方,是鄞江镇的古城畈。
古城畈,按照宁波话的解释,就是古城的所在。这么多年来,村里的人祖祖辈辈相传,村里地下埋着一座古城。
然而在古书中,很少见到对古城畈的记载。
史料记载的是,唐朝时,宁波的前身明州,从古老的越州析出,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元。当时的州治就设在小溪——古镇鄞江的古城畈。
迁州治还有一个传说,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末年,浙东爆发孙恩起义。孙恩以舟山群岛为根据地,多次从镇海口登陆,横扫无险可守的句章城。东晋皇帝派刘牢之率兵镇压,刘牢之则命令参军刘裕守卫句章城。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句章县城被孙恩为首的农民军击破,刘裕无奈之下将县城从余姚的城山渡迁到了小溪(今鄞江镇),在古城畈一带筑起了县城。自此,小溪,也就是后来的鄞江,逐渐成为宁波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400年后,唐长庆年间公元821年,时任明州刺史的韩察将明州州治从小溪迁移到了三江口。
其实,村里的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村里办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平整土地,也曾挖出一道古墙,上半部分已经没了,剩下底部的一段,约有10余米左右。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眼看到遗迹。
然而,证据毕竟太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个声音出现了:古城畈的传说,只是个传说;小溪,其实并没有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