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小板凳"服务群众到家门 余姚谢家路村抓党建促和谐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4-08-08 08:30:52

  这是一个村容整洁、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美丽村;

  这是一个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10年翻了三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是一个没有信访和治安事件,大家心齐劲足、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村;

  ……

  熟悉余姚泗门镇谢家路村的人都知道,这里的过去与现在,有天壤之别。

  过去,干群形同陌人,村干部不敢串门,也和村民说不上话。开村民代表大会,有群众高喊:“讲了也白讲!”

  如今,干部走村访户,村民拿出水果、点心,一个劲往干部口袋里塞。大家围坐在小板凳上,拉家常、谋发展、解难题。

  乡亲还是那些乡亲,干部大多还是那些干部,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8月初,记者冒着酷暑,走进一个又一个村民小组,采访一户又一户村民,深深地感到:围绕“把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上”的创举,谢家路村逐步形成了一套充满“乡土味”的板凳工作法。这一基层治理体系的创新,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促使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富裕和村容村貌的改变,让全村人的幸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支部建在小组上——

  从“绕着问题走”到“迎着问题上”

  沿着一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走进谢家路村第7村民小组,只见楼房错落有致,四周树木郁郁葱葱,洁净的河道碧波荡漾。村民宋桂尧面对记者,不无自豪地说:“阿拉农村,不比你们城市差吧。”

  说起村庄整治,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的。”宋桂尧介绍,像他,要拆除自家庭院;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劳民伤财。可是,村民小组的党支部就像是贴心“保姆”,每个环节都想到了,最终,全村不仅没有一个“钉子户”,而且积极配合村庄整治。

  过去,明明是百姓受益的很多好政策,为啥一到基层就变了样?除了落实不力,被老百姓比喻为“千条线穿不进一根针”的现象也是关键因素。

  就拿1600多户的谢家路村来说,“2001年四村合并,由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用合并之初就担任村党委书记的钱建康的话说,他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村“两委”满打满算10个人,本地村民却有4563人,还有1800多外来人口,村干部与群众1∶630的后果就是,很多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及时查处,可谓“管得了的看不见”。

  迎着问题上,围绕矛盾解,谢家路村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上的举措应运而生。依托党员教育活动点,将党员以村民小组分属情况编入10个支部,并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村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小组,以此形成了“村党委—党支部—党员代表—党员—普通村民”的严密组织和服务网络。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45名党员代表每人分别联系4到5名党员,全村214名党员又分别对应联系10户左右村民。这些小组党支部和党员代表都成为村“两委”发现问题、反馈意见的“眼睛”和“触角”。

  记者来到第1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章先荣的家。只见门口挂着醒目的“共产党员户”牌子,客厅中间摆放着3张大方桌和一条条小板凳,两边墙上挂着活动点活动制度、党员代表联系党员制度、党小组长工作职责等标牌和党员提案、有关学习资料等记录簿。他指着宽敞的客厅说,平时组里的党员家访后情况汇总、讨论,以及支部的学习评议都在这里进行。每月,支部成员至少要走访组内所有农户1次以上,做到“民情日记”不离身,及时记录家访情况、村民需求和意见,并让村民签字,做到农户情况清、重点户头清、急难问题清。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