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海一下岗工人创办海洋生物博物馆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4-09-02 08:04:45

黄仁普与他的海螺们。

  浙江日报 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在宁波宁海县强蛟镇的海边上,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渗入周遭的建筑,包括藏在其中的那一片石头模拟的2500平方米广阔海底。

  走近,一片1米多长、长得像彬树的海底生物紧紧趴在一块石头上,它竟然是一朵已有100多岁的珊瑚;距今1亿2千万年前的螺化石,个头小小,藏在石缝中间;巨大的海龟标本静止在珊瑚丛中,头微倾,不知道它生前的那刻正在张望着谁?

  这片仿生的海底,就是宁海下岗工人黄仁普打造的全省首家仿生海洋生物博物馆,每年接待近10万参观者。而这十年来,他一点一滴收集起近3000件各类海洋生物化石,这些海生生物与他的生命和经历不可分割。

  不过,在黄仁普的海底世界里,他最爱的还是贝壳类。“小时候,我们这些海边成长的孩子都喜欢拿着螺听声音,天真地相信里面住着海螺姑娘。”长大后,黄仁普真的在一个个螺里听到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而故事里也藏着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永恒法则。

  嘘!精美的贝壳开始说话了……

  一粒卡在鱼肚子里的螺

  41岁之前,黄仁普的人生就像他收藏的那颗卡在鲨鱼肚子里的螺一样,伸展不开手脚。

  4年的军旅生活,7年的国企生涯后,黄仁普做过社区工作,开过烟酒店、钟表店,还当过工程车修理员,不过最终,下岗了。

  那时的黄仁普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运道”的人:居民户口没花头的时候,来了个“农转非”;当兵不吃香的年代,去当了兵;国企要转制的时候,进了国企;街面屋金贵的时候,15米长的临街房屋被拆迁了……

  “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或者说能够做些什么?”直到黄仁普遇到那颗卡在鲨鱼肚子里的螺。

  作为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后代,黄仁普与海有着剪不断的情感。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对海洋里的小生命特别关注。

  一次,黄仁普听说舟山有人收藏了一种奇特的螺,寄生在鲨鱼肚子里,靠吃鲨鱼碎石、毒物为生,它与鲨鱼相生相伴,只有等鲨鱼死掉之后才能出来。他顶着好奇,赶过去一开眼界,只见这种螺其貌不扬,外壳却坚硬非常,仿佛藏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螺的生存环境很差,可他们没有放弃生长。”黄仁普一下子开窍了,哪怕再难,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恰巧,2003年中国渔村在象山皇城沙滩建成,他的机会来了。他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建造了当时华东地区最大、全国数一数二的贝壳中心,转行卖起了琳琅满目的贝壳。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