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苑利:非遗保护需要眼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08 10:18:02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晚报记者 金晓) 昨天下午,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做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带来了一场《绝世传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讲座。

苑利是我国较早从事非遗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日韩文化源流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非遗是人类认识历史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是考古和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蕴含了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服装文化、饮食文化、表演艺术等,“保护好传统节日,就能把这些都保存下来”。在他看来,非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非遗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离不开它,不然,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出现断流”。 

历史的风云变化,社会的进步,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对此,有人对苑利说,花开花落两由之,要失传的不如就随它去吧。苑利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非遗保护需要眼光,有些非遗项目可能在一时间看来,十年八年都用不上,但再过几年,它就会用得上”。他说,如果现在拍一部民国的片子,“摄像机的镜头里满目青山,我问你这是哪个地方,就很难辨别,但是这时如果四明南词响起,你就知道这是到宁波了”,可见四明南词这样的非遗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在苑利看来,非遗作为优秀的文化,只要大家意识到它的重要,去保护它,那么它们就可以“不死”。  

苑利认为,保护和传承非遗,需要政府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给以不同的政策扶持,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非遗是一种民间的文化,需要更多的民间人士参与其中。”苑利说,“在国外,有不少民间人士组成NGO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来进行非遗保护。”让苑利欣喜的是,这两年,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一些NGO组织,这其中就包括去年12月刚刚成立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从事非遗研究以来,苑利到过全国各地,深入接触过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非遗。这其中,宁波的非遗项目和非遗工作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整体评价来看,宁波是全国非遗保护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宁波的非遗保护工作者非常勤奋,不怕吃苦,而且善于思考,能提出一些理论性的建议,有些想法对全国都有所启发。”苑利举例说,宁波比较早就提出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非遗传承模式,“这个模式很有价值,能让非遗的传承变成一个活态的传承,对中国的非遗保护具有正面意义的影响。”

编辑: 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