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磊(左)在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记者王鹏摄
上岗前,周光磊给同事戴上执法记录仪。
深夜,室外温度已经低于冰点,周光磊与同事仍然守在马路上,拦下一辆辆过往汽车,对司机进行酒精测试。周光磊44岁,海曙交警大队酒驾整治组的专职民警。6年来,几乎每一个深夜,他都会与同事做着同样的工作,不论严寒、酷暑。他脸色黝黑,眼袋很深,眼神却很犀利,仿佛路上的那些事儿,他都看得透透的。
他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之前干了9年巡特警、2年路面执勤交警。“说来也滑稽,大家叫我老周,现在的工作是抓‘老酒保’(宁波话‘周’和‘酒’同音)。”他说,“我倒宁愿没人酒后开车,自己就不用做夜猫子了。”
还没出门,就碰上一个“老酒保”
记者来到海曙交警大队时,是晚上8点。老周和同事正在调试装备,准备出击。他向我们介绍了几件抓“老酒保”的必备神器。
“这是酒精测试仪,开车的人对这个东西应该是很熟悉了。”老周说话略微拖着一点长音,“这是执法记录仪,实时记录我们的执法过程,督促我们文明执法。这是交通指示棒,是用来引导车辆停车接受检查的。”
刚准备出门,路面交警便扭送过来一名40来岁的男子。这名男子酒后驾车在仓桥街镇明路路口与一辆出租车相撞,还造成了乘客受伤。被带到值班室时,他已是满含泪水,追悔莫及,一个劲地拖着值班民警解释,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可他身上那股刺鼻的酒味,已经出卖了他。
“这是对他人生命的严重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老周扭头对我们说,“看起来正正经经一个人,这么不知轻重,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设卡选点让酒驾无处遁逃”
4辆警车出发,赶往“上半场”查酒路段。老周说,所谓“上半场”基本是从晚上8点到11点,主要查的是吃完晚饭喝酒上路的驾驶员,而“下半场”是11点后,主要针对的是从酒吧、KTV等夜场出来的司机。
这次查酒的地点设在联丰路168弄路口斑马线前,联丰桥下坡处。此路段是双向6车道,设卡的位置是由西向东方向的3条车道。
两辆警车顶在桥的下坡处,两辆断后。老周和同事开启挂在肩膀的执法记录仪,手持指示棒迅速引导车辆分流,摆放指示牌,随后在卡点后方摆放路障,使车辆通行路线呈S形。老周说,这主要是为了引导车辆减速进卡点接受检查,防止车辆强行冲卡。
老周介绍,在这儿设卡,有他的道理:首先,这是鄞州西乡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车流量较大,而城乡交界处,出现酒驾的频率往往较高。其次,前方是一座桥梁,车辆下坡之前是看不到此处设卡,这一点十分关键。当酒驾司机看到交警时,已经无处遁逃,只得乖乖就范。
此时已是晚上9点,道路两旁灯火通明,车辆川流不息,而温度已经低至冰点,寒风不时地灌进衣领,老周与同事开始逐一检查过往车辆。
“对着这个口,吹一下。”他手持酒精测试仪对着一名司机说,司机略显茫然。老周心里有数,这是一名新手,也许是第一次遇到检查,他耐心地解释:“像吹蜡烛一样吹一口气。”看仪器并未发出警报,便举手示意通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