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与陈行爸爸一起做奶茶。 (记者 余建文 摄) |
前不久,一名20多岁的女孩来到慈溪市交警大队,冲着民警陈行喊“爸爸”。
“老陈,你啥时候多了个‘女儿’啦?”同事们一脸惊讶。
女孩芳芳,是陈行15年前结对的一名贫困学生。“没有陈行爸爸,我可能早就辍学了;我妈妈也不可能多活这些日子,更别说安心地离去,”芳芳说,“陈行爸爸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挚爱的亲人。”
15年来,交警陈行以满怀柔情的爱,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助学之路。
“他待我,比待亲生女儿还要好”
前天,陈行陪同记者来到慈溪周巷的湖塘村。河边一间残破的平房,是当年芳芳的家。走进熟悉的小巷,老陈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15年前。
2000年5月,39岁的陈行在周巷交警中队担任指导员。那时候,单位要求,中队领导要有一名以上的结对助学对象。借进村社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之机,陈行有意识地排摸。当地一小学校长对他说,四年级学生芳芳成绩不错,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
“我到孩子家里去看了,感觉心酸啊!”陈行说。芳芳母亲务农,身体不好,父亲打零工,一家三口挤在一间破房子里,室内只有几样旧家具,连个电器也没有。
回家后,陈行提出打算资助芳芳,包揽孩子读书期间全部的书费、学费,对此,妻子很支持。
那年,芳芳11岁。陈行自己有个女儿,比芳芳小一岁。每年暑假时,陈行会将芳芳接到家里住上一周,两个孩子以姐妹相称。女儿说,“每次姐姐一来,家里就有好吃的啦!”
芳芳告诉记者,陈行爸爸待自己,有时比待亲女儿还要好。2004年春节,陈行把她接到家里过年,当时亲戚发压岁钱,她也有份,收了1000多元。陈行特意嘱咐,不要对妹妹说。但芳芳很兴奋,晚上和妹妹同床睡觉时,还是说了出来。陈行女儿听了,感到很委屈,跑到父母处哭诉。
孩子母亲吐露秘密,临终“托孤”
2002年夏天,校长来找陈行:“芳芳最近情绪不佳,成绩下降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下班后,陈行找到芳芳谈话。孩子紧咬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憋了许久,才说妈妈病重,可家里没钱看病。
陈行立即赶到芳芳家,看到她母亲躺在床上。“你们有困难,可以跟我说啊!”陈行有点急了。
“你已经帮了孩子这么多,我怎么好意思再开口。”芳芳母亲说。
“只要在能力范围内,我就会帮。”陈行当即留下一笔钱,让芳芳母亲去杭州治病。之后又帮她住进慈溪、宁波等医院。前前后后,陈行资助了近3万元医疗费。
2003年年底,芳芳母亲自知时日不多,她向陈行吐露了埋藏10多年的秘密:芳芳是我抱来的。
芳芳母亲原籍云南,1987年到绍兴打工,嫁给了当地一农民。后来,因为没有怀孕,就领养了当时不足周岁的芳芳。1991年,她改嫁到慈溪,对再婚丈夫称,芳芳是自己的女儿。
因为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我担心自己死后,芳芳会被遗弃。指导员,你是好人,我想让你当孩子的监护人,照顾芳芳长大。”这位母亲含着泪说。
“你放心,我会尽我能力帮助芳芳。”陈行握住她的手郑重承诺。
“这孩子懂得感恩,我很欣慰”
帮忙处理好芳芳养母的后事,“孩子今后怎么办?”陈行苦苦思索。
一些朋友听说后,提出愿意收养。其中一位是当地的企业家,还是陈行的远房亲戚,很喜欢芳芳。
为了女儿的前途,养父也同意了。但当所有的收养手续快办完时,芳芳突然说,她不愿意去了,希望还和养父在一起。
陈行告诉记者,费了这么大力气,最后时刻却变卦了,“当时我是有点恼火的”。他跟芳芳谈了两个小时,孩子眼泪汪汪,只有一句话:“我要是走了,养父就更孤独了……”
“这孩子,懂得感恩呐。我觉得很欣慰。”陈行被感动了,再不提收养的事。
此后,芳芳与养父相依为命。其间,她的亲生父母曾找上门来,但芳芳一直没离开养父,也没离开周巷。
10来年后的今天,芳芳说起当时的情形,依旧眼眶湿润。她记得那户人家条件真的很好,家里装修“像宫殿一样”,如果当时被收养,人生轨迹肯定会大不一样。芳芳说,“陈行爸爸是为我好,我知道。那时,养父身体已不太好,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
爱有传人:像陈行爸爸那样,回馈社会
后来,芳芳中专毕业。2010年,养父去世。再后来,芳芳参加工作、结婚生子……陈行一直默默帮助,看着孩子从学校到社会,一步步成长。
“芳芳的养父母一直很宠她,反倒是我,对她要求挺严,教育她怎样做人。”陈行说。
芳芳回忆说,第一次看到陈行爸爸是穿警服的,但说话很和气,“心里一点不怕”。这些年来,有他一路默默的照顾和教育,感觉很温暖。逢年过节,芳芳记得探望她的“交警爸爸”,陈行一家已经成了她的娘家。
现在,芳芳在周巷镇经营着两家奶茶店,并成为一家品牌鲜饮的慈溪总代理。事业刚起步的她,每天忙忙碌碌。芳芳说,等她的奶茶店赚钱了,准备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我要向陈行爸爸那样,尽自己的一份力,把爱心延续下去。”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杜跃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