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情洒第二故乡——记峡山边防派出所责任区民警袁永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4-30 09:29:01   稿源: 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图为袁永涛在辖区和群众交谈,了解信息。(周林军摄)

  袁永涛个子不高,他自称当初服役时,身高刚合格,如果差一二厘米,就留在湖北襄阳老家的大山里,无缘来到宁海。这个其貌不扬的80后,来到宁海峡山边防派出所担任责任区民警后,把足迹留在宁海强蛟镇的千家万户。十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津贴,一次又一次地资助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

  圆失学儿童“上学梦”

  2005年,袁永涛正面临上大学,二哥也将结婚,但看似一家人的喜事,却让患病躺在床上的父亲长吁短叹,母亲寝食不安。渐渐地,袁永涛知道自己上大学、二哥结婚,都需要花钱,但拉扯他们兄弟三个成长的父母已累得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钱?于是,年仅18岁的他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读大学,应征入伍,为父母分挑家庭负担。当年12月,他来到宁海县公安局峡山边防派出所。

  2006年秋,小袁跟着老民警到强蛟下蒲村下洋走访时,一个叫小雪的女孩触动了他的内心。小雪因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辍学在姑妈家。想起自己的经历,小袁摸出裤袋里仅有的50元钱交给小雪的姑妈,说:“让她读书去吧!”谁能知道,当时小袁的月津贴只有90元,偶尔还要寄钱给家里帮父亲治病。

  自此以后,小雪成了小袁的帮困对子。逢年过节,新学期开学,他都会送钱上门。在小袁帮困的名单中,其中一名寒门学子还比他年长一岁。可这个“兵弟弟”一直资助她读书。如今她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经常给小袁打电话,感谢这个“兵弟弟”的倾情帮助。

  小袁谦虚地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是派出所全体民警的支持,才使我迈开了帮困结对的大步。”在采访中,该所教导员告诉记者,小袁当兵十年来,已出资3万多元,资助困难儿童43人次,帮助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圆孤寡老人“夕阳梦”

  袁永涛除了帮助贫困孩子圆上学梦,他还帮助孤寡老人圆“夕阳梦”。记者在他的责任区小蒲村采访期间,当过三届村干部的魏仁平说:“你瞧,我们村里有位年近九旬的老太,是小袁三年前认的特殊亲戚,他三天两头去关心老人,去年还给老人送终。”

  尤老太家住下蒲村下洋自然村,因膝下无子,一直生活艰难,2011年,袁永涛下村走访时,看到尤老太摸着墙根趔趔趄趄担水前行的一幕,萌发了认亲的念头。从此,只要有空,他就往尤老太家里跑,和她谈心,还帮忙打扫老人多年没有清扫过的家,使黑洞洞的住宅焕然一新。同时,袁永涛也发动全所官兵投入到关爱孤寡老人的行动中,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峡山边防派出所的官兵都成了尤老太的亲人。

  去年底,年届九旬的尤老太弥留之际,对乡亲们说:“我虽然没有后代,但有袁永涛这个‘兵儿子’,可以瞑目了。”

  在下洋自然村,村干部陈方贤告诉记者:“小袁在下蒲村当地段民警以来,已和5名孤寡老人、残疾群众攀了亲,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百余件!”

  圆外来人员者“立足梦”

  袁永涛是峡山边防派出所第一位担任社区民警的士官。除了搞好责任区的工作外,他还建立了旨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人口之家”和“流动人口QQ群”。通过聊天和谈心等方式,了解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缓解他们内心的急躁情绪。由于小袁的工作接地气、贴近务工人员,他深受在强蛟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尊敬,并能主动向他提供一些案件线索。

  有一次,峡山派出所接到河南某地警方的电话,协助调查一名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这个任务交给了袁永涛,于是他对外来人员进行仔细的疏理,把怀疑的目光落到一个持新疆身份证的男子身上。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袁永涛发现该男子常往河南打电话,却从未往新疆打电话。怎么回事?袁永涛拨打了河南警方的电话,获悉曾有一个河南男子在新疆打工期间持刀伤人。于是,袁永涛采取敲山震虎的方法,穿着制服有意到该男子家附近转。一次、两次,多次后,该男子的妻子背着丈夫找到袁永涛,说出了丈夫在新疆持刀伤人,伪造身份信息在宁海强蛟“潜伏”十年的经历。最后,将这个犯罪嫌疑人移交河南警方。

  因为亲民、踏实的工作态度,袁永涛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也被评为宁海县优秀人民警察。但他说:“强蛟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在家乡做好本职工作是应该的!”通讯员 周国亮 宁波日报记者 朱和风

编辑: 孙研